對不同的孩子有相同的期望是錯誤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個性,而且每種個性都有著成功的可能,關鍵在于父母如何發掘和引導孩子的個性。那么,你是否已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了呢?你是否能夠發掘出孩子內心最大的潛能呢?
凱凱是個野性十足的孩子。這個8歲的男孩,無論是溜冰還是刷牙,都會使出渾身的精力和嗓音來折騰,說他是匹脫韁野馬真是再合適不過了。而他的表弟,5歲的豆豆卻是個乖巧而敏感的孩子。經常一個人專注地玩填詞游戲或者靜靜地坐在他媽媽膝上。孩子的媽媽們自認為她們對孩子有足夠的了解,直到有一天凱凱大聲地對著他媽媽大減大叫:“你不如豆豆媽媽愛他一樣愛我!”時,兩位媽媽才發現,孩子的世界并不像她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聽到孩子說自己不愛他,這是媽媽們最不愿意聽到的批評。凱凱39歲的媽媽蘇紋有些無可奈何,“我當然和豆豆媽媽一樣愛著自己的孩子,可他總是那么好動和調皮,我誤認為他不需要我過多地去表現我的愛,并且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愛他。而乖巧的豆豆卻更容易引發大人們對他的愛。雖然聽起來有些可怕,但事實的確如此,乖巧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得到父母們的愛。”
自從你家寶貝呱呱落地那天起,他的性格,他內在的個人特質,這些先天遺傳的東西,就開始從他的睡姿、他的哭聲等各種行為表現出來。這時候,你要耐心地去讀懂他的肢體語言,因為它們往往暗示了你應該如何引導他。否則,每周7天,每天24小時去管理一個天性狂野的孩子,或者去了解一個害羞得只肯從你腿后看這個世界的孩子的想法,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很多媽媽都和蘇紋有一樣的想法,認為每個媽媽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多的,盡管他們性格迥異。但事實是,媽媽們做不到,不過,也不必做到。
如果每個媽媽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這只能說明媽媽們忽視了孩子之間的特有之處。活躍的孩子希望媽媽能夠喜歡他們的思想,淘氣的孩子希望媽媽喜歡他的好奇心。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特質,作為媽媽應該能夠發現,并且盡可能地用最適合的方式來愛他們并引導他們。為了幫助媽媽們做得更好,專家們將各種孩子進行了分類,發現孩子們的性格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種類型。
較真型
露西是一個7歲的孩子。這本應是個無憂無慮的年紀。但她卻個很難快樂起來,除非她能把所有事都能做得非常完美。她媽媽說,“她是自己最大的挑剔者”。幾乎沒有能讓她高興的事情,包括玩耍。就算是打羽毛球這樣簡單的事,她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