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了,父母們又要費盡心機給孩子們送禮物了,但是有調查半數以上的孩子對父母包含愛意的生日禮物、新年禮物并不領情。“枉費心機”的結果讓許多父母深感困惑。由此可見,如何給孩子買新年禮物也是有“學問”的。那么,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家長該怎樣恰到好處地給孩子買禮物呢?
一、解釋禮物的意義。
孩子的衣食住行本來就是爸媽供養的,在有些孩子心目中,爸媽送禮物跟買衣服、
文具一樣沒多大區別。這樣,別說感恩,家長寄托的苦心和愛心孩子也未必能領會。所以我主張,送孩子禮物時不妨說
明一下禮物的意義,以及選這禮物時家長自己的想法。
記得我們在女兒12歲生日時,送了她兩件很樸素的禮物《現代漢語詞典》和《牛津英漢雙解詞典》。我們對她說,我們喜歡她讀書看報一發現生字就問的好習慣,現在送本漢語字典,希望她從此通過自己動手查生字來學習新字新詞;英漢字典則是為她即將開始的英語課準備的。女兒果然非常歡喜,還把這“難忘的生日禮物”寫進了作文。我想,把禮物的涵義對孩子解釋明白,送禮物這個舉動就更有意義了。
二、讓孩子知道每份禮物都來之不易。
記得女兒剛上一年級時,想要什么就得馬上到手,得到后卻一點不珍惜,隨手就給了別人,再跟我要新的。一個月前,女兒看上了滑板車,趁此機會,我跟她約法三章:期末考三個滿分,回家后適當干點家務活,尊敬長輩。
其實,滑板車我早就買了,但放在單位里,目的是要讓女兒知道任何得到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女兒真的特別努力,雖然到最后,英語差了一分,我還是兌現了自己的諾言,并且告訴她這是媽媽加的1分感情分。
因為禮物來得“辛苦”,所以女兒收到時歡天喜地,再不見她隨隨便便處置了。
三、禮物少而特別。 對孩子來說,逢年過節習慣了長輩們送禮物,她也必定知道這個新年會像往常一樣收到禮物。所以這份禮物還沒送出前,首先就已失去了神秘感和新鮮感。
我覺得給孩子的禮物不僅要送得少,也要送得特別。因為孩子們很多時候對一樣東西只圖個新鮮,時間久了,便會喜歡上另一樣東西。如何讓孩子記住這份禮物?“特別”就顯得很重要。“特別”不僅指禮物本身,也可以指送的方式,比如事先詢問孩子最想要的禮物,可以讓孩子自己攢錢或者“掙錢”,然后讓她獨自去買。這樣,才能使孩子更加珍惜禮物。
四、讓孩子參與買禮物全過程。 父母和孩子畢竟是不同的個體,父母覺得好的,孩子也許并不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