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劉溜
春節前夕,一份關于孩子花銷的報告引起了家長們的關注。
據媒體報道,報告稱,從直接經濟成本看,0~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將達到25萬元左右。 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則高達48萬元。估算30歲前的未婚不在讀的子女的總成本達到49萬元。
該報道一出,引發一片質疑聲,很顯然,如此高的撫養成本是普通收入家庭、更不用說農村家庭,所望塵莫及的。
孩子們花了多少錢?
這份名為《孩子的經濟成本:轉型期的結構變化和優化》的報告,出自上海社科院徐安琪研究員之手。記者獲得的報告原文顯示,此項調查是受上海市徐匯區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委托,抽樣調查的樣本均來自該區,總共調查了749戶。
調查顯示,以2003年的物價水平,0~16歲孩子的直接經濟總成本達到25萬元左右(即0~16歲子女2003年的人均支出相加之和),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家庭支出則高達48萬元,這個數字還未將親朋好友、社會資助及學校免費等的5~6萬元統計在內。
如加上孕產期的人均13000元支出,以及孩子從孕育到成長過程中父母因誤工、減少流動、升遷等自身發展損失的間接經濟成本,這一數字將更為驚人。
在孩子的總經濟成本中,教育成本僅低于飲食營養費,占子女費用的平均比重為21%。但是自子女讀高中起,教育費用在子女總支出中的比重超過飲食費用,這一比重在高中階段為34%,大學階段則為41%。而且學前教育的花費也顯著高于義務教育階段,幼插班的年學雜費人均為4600元,占子女總支出的比重為30%。有少數家庭還支出了高額的擇校費與贊助費。
國內以往的同類調查從未涉及信息化時代的電腦、手機、上網等信息通訊費,本次調查發現,年均子女在這方面的費用自幼托班的317元到高中達到2500元。另外,父母為不同階段孩子醫療、保健和保險所支付的人均年費用都在1000元以上。
家庭支出結構的不合理還反映在子女花費的絕對數和相對數均遠高于父母。由于大多數家庭只生一個孩子,父母在子女身上的花費處于家庭支出的第一位。根據對被訪者的估算,除了不在讀的外,不同階段孩子的費用在家庭總支出中的比重在39%到52%,其中初中階段子女為46%,高中階段的為51%,大學階段的為52%。其中1/4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