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孩子說過“不”嗎?你知道怎樣對孩子說“不”嗎?有許多父母由于非常喜愛自己的孩子,從來不會也不忍心對他們的請求說一聲“不”。但是,不懂得拒絕孩子的家長未必會更令孩子喜歡。還有一些父母不懂得拒絕孩子的技巧,他們生硬、冰冷的話語往往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對孩子說“不”是要講究方法和技巧的。
一、理解拒絕的重要性 現在的家庭中一船都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們對這個獨苗苗往往愛護有加,生伯餓著了,涼著了。父母們望子成龍心切,寧愿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環境。對于孩子的各種要求,更是干依百順,從來不會拒絕。孩于們在家里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其實,這樣的培養方式是很不可取的。一方面,這樣很容易使孩子養成嬌生慣養的習慣,他們沒有經受過拒絕和失望,挫折承受力非常低。另一方面,在各種要求一再輕易地獲得了滿足之后,孩子會逐漸提出來越來越高的要求,他們的“胃口”會越來越大,需要會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家長再也不能滿足他們。
適當地拒絕孩子,只要注意恰當的方法和技巧,將是大有稗益的。拒絕孩子后,不但不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怨恨,反而會讓父母在他們心中樹立很高的威信,同時也使他們懂得很多生活和做人的道理。
二、拒絕了孩子之后要簡單做出解釋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比家長想象的要懂事得多。同時,孩子也是很有自尊心的。拒絕孩子后向他們作出解釋,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們的尊重,同時也在家庭中營造了民主、和諧的氣氛。這樣,孩子不但很容易接受拒絕,也學會了理解和支持父母。
在向孩子進行解釋時要注意三點:一是通俗易懂。有的父母把向孩子解釋原因當作是一種說教。一句通俗的話就能說明的問題,偏偏要大肆地講一通生硬的道理,定要逼得孩子乖乖點頭才肯罷休。這種說教式的解釋是令孩子討厭的。二是簡單明了。對孩子做解釋,簡簡單單的幾句就夠了。有的家長一對孩子說起話來就婆婆媽媽、沒完沒了,這樣特別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三是就事論事。有的家長在解釋理由時,很容易產生極其豐富的聯想。明明在說這件事,一下就扯到了其他毫不相干的事上。比如本來是要解釋周末不帶孩子去公園玩耍的理由,結果卻變成了批評孩子上次數學沒有考好。這樣的解釋顯然是偏離主題的,是不能讓孩子信服的,它的最大害處是,久而久之,孩子會拒絕聽父母的任何解釋。
三、一旦說不,就要堅持下去 拒絕孩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