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媽懷孕期間考慮最多的可能就是寶寶的健康以及營養問題,所以一般都會吃足各種營養食品,期望寶寶底子打的好。俗話說:在媽媽肚子里多呆一分鐘,好過出來一個月,這說明,只要母體營養足夠,寶寶的身體一般不用擔心。但是有時候由于新媽媽有高血壓、急性感染、重體力勞動或多胎等狀況,有些寶寶未滿37周就出來了,這樣的寶寶出生時一般體重會低于2.5千克,身高少于46厘米,醫學上稱這種寶寶為早產兒。
早產兒由于未滿37周,出生時,在肝臟貯鐵、骨骼貯鈣、消化功能及免疫機能等方面都尚未發育完全,所以,他們身體都會比較瘦弱,皮膚薄而發亮,哭聲細微,肌肉無力,體溫偏低,呼吸困難,對各種疾病的感染率明顯增高。
如此,新媽媽以及家人就要特別注意早產兒的喂哺問題,醫院一般對于出生體重低于1.5公斤以及不能吸吮的早產兒,會安排留醫觀察,而出生體重為1.5—2.5千克的早產兒,則可以由新媽媽帶回家喂養。
雖然可以帶回家,但是不代表這些寶寶和正常時間出生的寶寶一樣,他們是需要特別護理的。
首先,母乳肯定是少不了的。母乳的初乳對早產兒尤其重要,其中的多種抗體,可以讓本來底子不厚的早產兒多了一些保護,消化不浪性腹瀉和其他感染的可能性會降低,寶寶也會逐漸增加體重。
如果真的是母乳比較少,或是特殊情況無法母乳喂養,也可以選擇奶粉或是鮮奶,不過這奶粉要選擇質母乳化奶粉,它成份接近母乳,營養更易吸收,能使寶寶體重增長較快;而鮮牛奶喂養采用時應謹慎,以減低牛奶脂肪含量,增加糖量,使之成為低脂、高糖、高蛋白的乳品。用代乳品喂養過程中,新媽媽要密切注意寶寶有無嘔吐。腹瀉、便秘以及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癥狀。
其次,早產寶寶的喂養要適量多餐。雖然早產寶寶急需媽媽的母乳營養,但也不可灌養,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以,新媽媽要經常稱一稱體重,觀察早產兒體重的增加情況,判斷喂養是否合理。一般體重1.5-2公斤的早產兒一天喂哺12次,每2小時喂一次;2公斤-2.5公斤體重的寶寶一天喂8次,每3小時喂一次。每日的喂奶量不同寶寶差別較大,新生兒期每日可喂奶10-60毫升不等。
如寶寶生長情況良好,則夜間可適當延長間隔時間,這樣可以在保證攝入量的基礎上逐步養成夜間不喂的習慣。
早產寶寶由于出生時體重明顯不足,個頭偏小,汲取母體的營養偏少,所以盡量給寶寶補充母體環境中產生的營養,特別是初乳的營養,讓早產寶寶增重是最重要的,此時,只有補足到正常寶寶的體重后,才能讓寶寶在后期獲得正常成長的基礎,所以新媽媽要按照早產寶寶的體重情況及時哺乳。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