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在寶寶出生之前,媽媽就需要把待產包準備好,待產包里要有寶寶出生后所用的東西,還有媽媽產后的一些生活用品。
在寶寶所用的東西中,小包被是必須的,因為寶寶出生后,是需要用小包被包裹起來的,網上就有一位媽媽,在生產之前就把小被子都買好了,但是買回來之后,左看看右看看就是覺得有些不對,直到生產者之后,把寶寶包上之后,才看出了端倪。
這位媽媽在生產之后,家里人便用小被子把寶寶包裹起來,但是等到媽媽低頭一看,頓時哈哈大笑,寶寶在這個被子圖案的包裹下,看上去像極了一個“卷餅”。
這位媽媽在生產之后,家里人便用小被子把寶寶包裹起來,但是等到媽媽低頭一看,頓時哈哈大笑,寶寶在這個被子圖案的包裹下,看上去像極了一個“卷餅”。
再加上寶寶的小臉紅彤彤的,露出來的小腦袋更像是一個加個香腸的“高級版”卷餅。怪不得當初看這個小被子的時候,就覺得哪里有些不對勁,原來是小被子的圖案和卷餅撞衫了。
視頻發出來后,很多網友看到后都紛紛都逗笑了,表示這個被子配上寶寶實在是太可愛了,都想上去咬一口。
新生寶寶出生后,往往都需要用小被子給包裹起來,尤其是睡覺的時候,那么寶寶為什么要包包被呢?
1)包包被可以讓寶寶身體和周邊保持柔軟的接觸
對于新生寶寶來說,身體接觸不僅是一種舒適的感覺,更是一種重要的生存需要。
被包裹帶來的感受是寶寶喜歡的,尤其是那種不間斷的身體接觸,而那些從未被接觸過的嬰兒,會極度虛弱,生存率也會極低。
2)包包被防止寶寶弄傷自己
胎兒在媽媽的子宮內也會有活動,但子宮壁會防止寶寶大幅度的肢體舞動,在出生后,寶寶還不能好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一旦后煩躁或者哭鬧時,便會手舞足蹈,從而會讓自己受到驚嚇。
包包被在一定程度上是利于寶寶發育的,但如果家長使用錯誤的方式來包,那么反而會影響寶寶的發育。
就像老人最喜歡的“蠟燭包”,把寶寶的胳膊、腿拉直,然后緊緊地用小被子包住,甚至還美其名曰能防止寶寶長大后出現“羅圈腿”。
另外,過緊包裹孩子,也會影響肺部的發育和呼吸,也不利于四肢骨骼和肌肉的發育。
“上緊”指的是寶寶上半身相對裹得緊一些,避免寶寶掙脫;而“下松”指的是寶寶下半身要寬松,使寶寶的髖關節要自由,避免影響髖關節的發育。
另外,包包被的時候不宜過緊,以免影響寶寶的正常呼吸,務必要保證寶寶雙腿是彎曲向外的。
一般,新生寶寶包包被是循序漸進的,隨著寶寶的慢慢長大,一般到出生后的2-4個月的時候,就可逐漸用睡衣或者睡袋來代替小被子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