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記者 劉濤)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1990年5月10日衛生部決定,將每年的5月20日作為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廣泛開展宣傳、咨詢活動,加強人們對母乳喂養的意識,從而更好地實行計劃生育和優生優育。
資料圖(來源:CFP)
母乳喂養的好處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母乳喂養可以降低兒童的死亡率,它對健康帶來的益處可以延續到成人期。研究顯示,用母乳喂養的嬰兒發育更為健康,效果包括增強免疫力、提升智力、減少嬰兒猝死癥的發生、減少兒童期肥胖、減少罹患過敏性疾病的幾率等等。為了使母親們能夠實行和堅持在最初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在嬰兒出生的第一個小時里就開始母乳喂養。
母乳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可保護嬰兒少患病,能預防成年期代謝性疾病,并且吸吮能促進嬰兒面頰部肌肉的發育。另外,母乳喂養還可促進產婦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和貧血;能夠幫助媽媽恢復體型,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發病機率。對于家庭來講,母乳喂養方便、經濟,增進母嬰感情和家庭和睦。對社會來講,有利于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有助于小兒智能、社交能力發育。
如何判斷新生兒是否餓了
新生兒餓了會哭,是饑餓的晚期信號,但在餓急時吃奶容易引起吐奶或抗拒母乳喂養。當母親發現新生兒出現張嘴、舔舌、舔嘴唇、搖頭、左右尋找乳房、吸手指等覓食反應時,都表明孩子餓了。母乳既為新生兒提供營養的糧食,又提供解渴的飲料,渴了餓了都可以哺乳,做到按需哺乳。
如何判斷新生兒吃飽了
母親通常會根據哺乳后乳房變軟、新生兒睡眠好,醒來精神狀態好等判斷是否吃飽,這些表現不是絕對的。科學客觀的判斷方法是通過新生兒體重變化、大小便次數、量與顏色作為參考指標。新生兒出生后都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正常情況下體重下降不能低于出生體重的10%(一般不低于7%);生后平均大約第10天體重可恢復到出生時體重,滿月時體重至少增長600g;自出生第5天以后,新生兒每日小便6次以上、量較多、顏色淡黃,嬰兒滿月前大便次數平均3-8次,且每次超過1塊錢硬幣大小,這些都說明新生兒吃飽了。
職場媽媽如何堅持母乳喂養
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提倡和鼓勵純母乳喂養至6個月,6個月后添加輔食,同時繼續母乳喂養至兩歲及以上。母親在復工后要繼續堅持母乳喂養。
(1)每天早上充分哺乳后再上班。
(2)在單位使用吸奶器吸奶,吸奶間隔與嬰兒在家哺乳時相同,每次兩側乳房吸奶,每側10-15分鐘,可配合手擠奶。并將吸出的母乳密封后儲存在冰箱中。
(3)嬰兒在家中吃前一天吸出的母乳,6個月后添加輔食。
(4)母親下班回家后及夜間堅持親自哺乳。
母乳喂養的正確姿勢
正確的哺乳姿勢能讓寶寶舒適進食,同時也讓媽媽避免產生肩胛和脊柱疼痛。正確的喂奶姿勢是,胸貼胸、腹貼腹、下頜貼乳房,媽媽一只手托住寶寶的臀部,另一只手肘部托住頭頸部,寶寶的上身躺在媽媽的前臂上。專家指出,寶寶仰著頭吃奶,食道伸直了,不但容易吸吮,也有利于呼吸,還有利于牙頜骨的發育,避免出現“兜齒”。另外,專家建議按需哺乳,也就是當嬰兒餓了或者母親覺得乳房脹了時就喂哺,哺乳的時間、次數和哺乳間隔的時間不受限制。
疫情期間母乳喂養要注意什么
疫情期間,為了增強嬰兒的抵抗力,更應堅持母乳喂養。
(1)母親盡量減少外出,必須外出時回家后要第一時間更換衣服、洗手。
(2)每次哺乳前一定要洗手。
(3)家中其他成員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回家更換衣服。
(4)室內保持干凈衛生,用清水擦洗家具、地板,但不需要過度清潔、大量使用含氯洗滌產品。
(5)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適當開窗通風。
患有普通感冒發燒的母親可以繼續母乳喂養。因為乳汁中含有相應抗體,能夠防止嬰兒被感染。感冒的母親在哺乳時要注意洗手,戴口罩,平時多飲水、遵醫囑用藥。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