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率始終在呈現(xiàn)上漲的趨勢,盡管醫(yī)生在用力控制,但現(xiàn)在的孕媽們普遍吃得營養(yǎng)過剩、運動又少,面臨“巨大兒難產”是常有的事。
目前國內平均的剖宮產率,已經達到40%左右,而在一些較高的地區(qū),甚至突破了50%。
盡管我們支持順產,但面對胎兒不正、宮內窘迫等問題,剖宮產卻是保命的最后方法。
經歷剖宮產的寶媽,產后恢復要注意“四早三晚”,雖然比順產要麻煩一些,卻是有助于身體恢復、產后少遭罪的方法。
朋友靜妍前幾天剛生完寶寶,現(xiàn)在還沒有出院,整天悶悶不樂,一看到小家伙丑巴巴的模樣,靜妍更是心里憋著一肚子氣。
靜妍本來是計劃要順產的,孕期的飲食、運動都很努力地把控,平常最愛吃甜食的她,竟然把血糖控制得非常好,讓家人都感到非常驚訝。
然而順產的美好愿景,到了臨產前卻忽然破碎了。靜妍的寶寶臍帶繞頸十多周,在38周產檢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宮內窘迫,趕緊實施了剖宮產。
小家伙及時剖出,倒是沒遭什么罪,靜妍可吃了不少的苦頭。產后聽到醫(yī)生說一大堆的注意事項,靜妍更是倍感頭大。
“憑啥順產后當天就能出院,剖宮產就得住院一周,還要注意那么多瑣碎的事?。俊膘o妍感到很不公平。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剖宮產畢竟是一次不小的手術,術后只有小心護理,傷口才能恢復好,身體才能盡快恢復元氣。
剖宮產生娃的寶媽,為了盡快恢復身體,產后要注意“四早”。
1. 早翻身
剖宮產手術之后,需要靜止平躺6小時,禁食禁水,這是為了產婦媽媽傷口恢復。在手術的過程當中,媽媽肚子被切開了7~8層,需要平躺愈合。
孕期受到胎兒的壓迫,寶媽的內臟器官也跟著搬了家,需要靜止平躺,來幫助體內的臟器盡快恢復。
6小時的平躺期過晚之后,寶媽則需要適當動一動,盡快翻身;
翻身活動對血液的循環(huán)有幫助,可以防止靜脈血栓生成。
適當活動,對傷口的恢復有利,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幫助惡露的排出,從長久來看是利于媽媽身體恢復的。
2. 早下床
媽媽們一般在術后24小時摘掉尿管,摘尿管后就可以下床活動了。在床邊適當地走動,有利于身體恢復,雖然過程很艱苦,卻對健康大有裨益。
在床上躺了2天,突然下床很容易暈眩,寶媽們需要注意:
動作盡量放緩,先把床頭支起來,再借助上肢的力量支起身體,也可以讓家人幫忙,避免腰部用力牽拉傷口。
坐起來后,先緩一會兒再準備下地;雙腳著地后,先適應一會兒,再緩慢站起來。
3. 早排氣
剖宮產的排氣非常重要,是產婦媽媽身體恢復好的標志,一般需要在產后48小時內成功排氣。護士每隔2小時左右,就會來探望和詢問排氣情況。
▼ 促進排氣的方法:
① 多活動,躺在床上適當翻身,每隔2~3小時下床活動、排小便,慢慢地踱步去廁所,是最適合產婦媽媽的活動。
② 喝水、喝蘿卜湯,小火慢燉的蘿卜湯幫助排氣,蘿卜燉軟爛,吃起來也更加容易,適合產后身體虛弱的時候食用。
4. 早排便
在使用尿管的時候,尿液會順著尿管流出,寶媽是感受不到尿意的。等到尿管摘除,寶媽大腦對排便的意識也會減弱。
建議每2~3小時排一次小便,如果感覺不到便意,可以用水流聲音來刺激大腦;
多喝溫水,吃一些新鮮的水果,既可以補水促排尿,又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于大便的排出。
◆ 晚沖澡
剖宮產的傷口恢復一般要7~10天,建議摘掉敷料后再沖澡,在此之前可以用濕毛巾擦拭身體。
夏季比較炎熱,如果寶媽需要沖澡,一定要在敷料外包裹一層保鮮膜,起到防水效果。洗澡后更換敷料,保持傷口清潔。
◆ 晚抱娃
剖宮產術后的寶媽身體虛弱,尤其避免腰部用力牽扯傷口,盡量晚抱娃、少抱娃,采取側臥式、托球式的哺乳姿勢。
◆ 晚備孕
剖宮產后18個月內不宜再次懷孕,可能會引起子宮破裂。建議產后2~3年再開始備孕。
即便一胎剖宮產,二胎也有機會嘗試順產,寶媽們可以提前咨詢醫(yī)生。
【寫在最后】
剖宮產率居高不下,很多寶媽也是迫于無奈。
【留言板】
剖宮產和順產,你更青睞哪一種?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