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超過40℃,路面最高溫度達70℃,這幾天醫院里中暑的病人一撥接一撥,輕度中暑就不去計算了,因為太普遍,簡直是“小菜”,像省立同德醫院,近三天就診重癥中暑患者8例,其中2例直接讓溫度計“弱爆”,體溫太高量不出來。
預防中暑有哪些招數?
1.應注意補充水分,常飲用涼開水、酸梅湯、綠豆湯等。夏季人體水分揮發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要隨時補充水分。另外,身體中的一些微量元素會隨著水分的蒸發被帶走,應適當喝一些鹽水。
2.多吃一些能預防中暑的食物,如西紅柿、西瓜、苦瓜、桃、烏梅、黃瓜、海帶、豆制品、紫菜、土豆、香蕉等。
盛夏重度中暑患者體溫高達42℃ 中暑怎樣急救
3.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特別是午后高溫時段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老、弱、病、幼人群要更加注意。
4.如必須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采取防曬措施,盡量穿淺色或素色的服裝,戴遮陽帽、草帽、打遮陽傘,涂抹防曬霜,隨身攜帶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風油精等防暑藥物。
5.空調溫度不要開得過低,室溫最好定在27℃—28℃,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8℃,否則出汗后入室,會加重體溫調節中樞負擔,引起神經調節紊亂;室內外溫差太大也會導致中暑。
6.外出前不要吃太熱的飯菜,也不要吃太多,以防身體升溫,導致中暑。
7.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比如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增加午睡等。
中暑后怎樣急救?
移。迅速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敷。可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將冰袋冰塊置于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
浸。將患者軀體呈45度浸在18 ℃左右水中,以浸沒乳頭為度。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患者,水溫過低不能耐受。
擦。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的身體四周,把皮膚擦紅,一般擦15—30分鐘左右,即可把體溫降至37℃—38℃,大腦未受嚴重損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立即將病人轉送至醫院,最好用空調車轉送。
【延伸閱讀】
年老體弱:兩位80多歲的老人被熱暈
鄭奶奶今年87歲,被送到省立同德醫院時,已經處于昏迷狀態。急診室的護士拿出溫度計給她量了一下,直接飆到溫度計最高可測量值42℃,體溫到底有多少度,測不出來了。
據了解,鄭奶奶家住西湖區,房間里沒有空調,女兒上門來看她時,發現已經昏倒在地。“現在還住在重癥監護室,情況怎么樣還真難說。”醫院急診科李海林主任說。
在浙醫二院,一位80多歲的老大爺,已經在重癥監護室里搶救了一周。他是臨安人,上午11點多還頂著酷熱在地里干活,當天晚上出現頭暈乏力的癥狀,以為是感冒了,吃了感冒藥,過了3天突然暈倒在家。被送到浙二后檢查顯示已經出現腦腫脹、肝腎功能異常。
“現在需要在床邊做血透,一直在用呼吸機,如果還沒好轉,我們將考慮做氣管切開。”主治醫生說,老大爺屬于典型的日射病,因日光直射頭部致使腦及腦膜充血、出血,引起神經系統機能障礙。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