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小孩都樂于捧著手機來玩,那么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小孩離不開手機了呢!手機對孩子的傷害又有多大呢?
在大人們巴不得“關掉手機”甚至“扔掉手機”時候,越來越多的學生乃至幼兒園的小朋友,卻捧著手機玩得不亦樂乎。近日,一項來自美國的調查顯 示,75%的美國青少年擁有手機,這一數字較2004年上升30%。加拿大的統計則顯示,在12—19歲之間的加拿大少年中,61%都擁有手機,不少孩子 甚至用它“煲電話粥”。手機的普及的確給孩子提供了交流的便利,但其無線通信產生的輻射也無聲地吞噬著孩子的健康。為此,很多國家發出呼吁:讓手機遠離孩子。
用手機的孩子越來越多
在美國的青少年手機用戶中,31%每天發送至少100條短信,15%每天發送200條以上短信。每人每天平均發送50條短信。英國的一項調查發 現,8歲以下孩子中,每4人就有1人有手機。目前,英國擁有手機的孩子有450萬人,其中,9-10歲的孩子里有58%的人有手機,11-12歲中89% 的人有手機,13-14歲中約93%的人有手機,15-16歲有手機的人高達95%。
中國的情況同樣值得關注。本報近日聯合39健康網進行了一項題為“你會給孩子買手機嗎”的調查,參與的3500位家長中,88%的人給孩子買了 手機。同時,本報進行的校園調查顯示,學生中的手機擁有率為:小學1—3年級10%,4—6年級30%;初中生70%;高中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我們班 一多半學生都有手機,上課時經常被手機鈴聲打斷。13歲左右的孩子上課本來就容易開小差,有了手機就更容易走神了,低頭發短信的、玩手機游戲的大有人 在。”北京市崇文區一所重點中學初三年級班主任劉老師直言不諱地說。北京市東城區某中學初一年級趙老師對記者說,學生們曾跟她說過,用手機主要有兩個目 的,一是與家長和朋友聯系,二是上網或打游戲。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研究所林丹華教授的團隊成立了‘青少年手機依賴’課題組,他們在廣西進行的調查顯示,初 二、初三學生中手機依賴率高達近20%。
手機危害不可忽視
本報調查中在回答“手機對孩子的危害,你最擔心哪幾點?”這個問題時,30%的家長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輻射影響健康”。另有24%的家長選擇了 “沉迷游戲或上網”,14%的家長認為會“影響他們的思維能力”。科學研究也顯示,孩子過早使用手機、使用時間過長可能會產生手機依賴,對身心帶來多方面 的損害。
破壞神經系統。英國《微波理論與技術》期刊研究顯示,兒童顱骨厚度顯著低于成人,對輻射的吸收率明顯高于成 人。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趙玉峰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孩子的神經系統正處于發育階段,受到的潛在威脅更大。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 一項測試表明,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近期,英國《每日郵報》更撰文指出,兒童用手機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睡眠紊亂等 健康問題。英國華威大學的杰勒德·凱都博士警告說,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引起記憶力衰退、頭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問題。
影響生長發育。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副主任杜軍保指出,大劑量的電磁不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利,還會帶來諸 如哮喘、白血病之類的疾病。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專業專家任儀遜介紹,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身體組織中的含水量比成人豐富,而手機微波具有對水分越多的 器官傷害越大的特點,因而,微波對人體眼睛的傷害最大。此外,長期發短信還可能導致孩子手指發育畸形;低頭玩游戲等,會對孩子的頸椎帶來很大傷害。
影響思維模式。電話和短信剝奪了孩子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容易讓孩子變得怯懦、孤獨、偏執。澳大利亞莫 納什大學流行病學家艾布·拉姆森教授的一項研究表明,愛發短信的青少年,思考問題難以深入,凡事急于求結果,性格比同齡人更沖動。常用手機上的聯想輸入功 能發短信,會使孩子們做其他事時只追求速度,而忽略準確性,極大地影響他們的思考方式。
沉迷游戲,加深隔閡。林丹華指出,頻繁給同學、朋友發短信,有可能讓孩子們更不會對父母講真心話,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親子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面,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手機同樣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這就使得下載游戲更為便利。有的孩子可能會過度沉迷于游戲中,影響其成長。
容易受騙,盲目攀比。手機行騙屢禁不止,讓沒有判斷力的孩子接觸過多信息,容易給他們帶來危險。手機更新換代速度飛快,則容易讓孩子貪慕虛榮、盲目攀比。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