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肚子起伏大是正常的。
呼吸有兩種方式,一個是腹式呼吸,另一個就是胸式呼吸了,初生寶寶一般都是腹式呼吸,所以在初睡時腹式呼吸比較重,肚子起伏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在睡久后因為人體處于靜息狀態,當然就會恢復一些。
1、寶在正常狀態下,呼吸均勻平靜,正常頻率每分鐘30次到50次。在清醒時,吃奶、喝水一般不會引起嗆咳。入睡時,雙唇紅潤閉合,面色粉白、細膩潤澤,呼吸均勻。
2、寶的腹部或胸部的一起一伏為一次呼吸。一般情況下,即使寶寶穿著衣服,也可以看清他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如果看不清,家長可以掀起寶寶的衣服后再觀察,還可以將一只手輕輕放在寶寶的腹部或胸部來感覺寶寶的起伏運動。
3、所以,知道孩子如何呼吸正常,就不需要擔心嬰兒呼吸肚子起伏大是不是有問題了,一般來說肚子起伏的頻率是最好判斷嬰兒的正常健康。
此外,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在新生兒中發病率很高,只要父母學會分辨小孩的正常呼吸和異常呼吸,可以早期發現異常表現,通常就可以及時就醫。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指新生兒出生后不久即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和呼吸衰竭等癥狀,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所引起,導致肺泡進行性萎陷,患兒于生后4-12小時內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呻吟、發紺、吸氣三凹征,嚴重者發生呼吸衰竭。
發病率與胎齡有關,胎齡越小,發病率越高,體重越輕病死率越高。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屬于自限性疾病。所謂自限性疾病就是指自己就能恢復的疾病,比如感冒。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與肺發育程度相關,若患病寶寶能撐過三天,在這三天內肺將持續發育,隨著成熟度的增加,恢復的希望也在增大。
1、保溫:放置在自控式暖箱內或輻射式搶救臺上,保持皮膚溫度在36.5℃。
2、監測:體溫、呼吸、心率、血壓和血氣。
3、保證液體和營養供給:第1天5%或10%葡萄糖液65~75ml/(kg.d)以后逐漸增加到120~150ml/(kg.d)并補充電解質,病情好轉后改為經口喂養,熱能不足使輔以部分靜脈營養。
4、糾正酸中毒。
5、關閉動脈導管:應嚴格限制入液量,并給予利尿劑,如仍不關閉者,可靜脈注射消炎痛、劑量為每次0.2mg/kg,首次用藥后12、36小時做各用1次、共3次。其機理為:前列腺素E是胎兒及生后初期維持動脈導管開放的重要物質,而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消炎痛)可減少前列腺素E的合成。有助于導管關閉。用要五無效時可考慮手術結扎。
6、抗生素:根據肺內繼發感染的病原菌(細菌培養和藥敏)應用相應抗生素治療。
1、 清除分泌物
頭側位以利分泌物流出,經常清除口咽、鼻咽部和氣管內的分泌物,如分泌物較黏稠,可先行霧化吸入,待痰液稀釋后再吸痰。
2、 氧氣療法
一旦出現呼氣性嘩吟,應及早采取持續鼻塞氣道正壓呼吸,CPAP可增加肺功能殘氣量,防止肺泡萎縮和肺不張,改善通氣血流比例災調,使血氧分壓上升,及早應用可減少呼吸機的使用。氣管插管用氧:如用純氧CPAP后,病情仍無好轉者。應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治療,采用間歇正壓通氣加呼氣末正壓通氣。
3、 觀察和記錄患兒呼吸情況
呼吸困難有否進行性加重,有無鼻翼扇動、三凹征及呼吸暫停,觀察紫紺程度、聽診雙肺呼吸音的改變等。對于胎齡較小的早產兒需用監護儀監測體溫、呼吸、心率,和經皮測氧分壓。
4、觀察患兒精神狀態
檢查肌張力有否低下,分析X線胸片、血氣分析等檢查結果。
5、維持中性環境溫度,相對濕度55%左右
使患兒皮膚溫度保持在36~37℃之間,減少耗氧量。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