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治療不是賭博
專家解讀: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存在著差別,我國新生兒出現黃疸的比例在足月兒大概50%,早產兒大概80%。肉眼可以觀察的黃疸水平大概為5-8微克/分升,低于此值時肉眼是無法觀察的。
對于醫生來說,新生兒黃疸沒有正常值,只有一個參考的范圍,因為每個寶寶的胎齡、日齡和發生時間是不一樣的,對于一些寶寶來說是正常的,但是對于其他人來說可能是不正常的,所以黃疸水平在不同的寶寶身上會有差異。
其次,僅憑肉眼觀察到的皮膚黃得程度無法判斷出血液中黃疸的水平,因為存在這膚色的差異,同時在不同的光線下,所呈現的顏色也是不一樣的。
判斷新生兒的黃疸水平是否正常,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兒科醫生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來做判斷,普通家長還是應該接受醫生的建議,切勿自行判斷。
輕微黃疸對大部分寶寶沒有什么傷害,這是一個正常的成長過程,不需要治療。
但嚴重的和一些高危因素存在的黃疸就可能對寶寶產生危害,最可怕的就是膽紅素入腦造成的神經損傷。
正因為如此,為了預防黃疸對寶寶大腦的損傷,有一部分寶寶需要住院接受醫學治療。
專家:沒有可預防的方法
專家解讀:在極少情況下,如RH溶血病,這個疾病會產生黃疸,醫院會在產前對孕婦進行檢查,及時進行干預,但是這個疾病是十分少見的。
除少數情況之外,新生兒黃疸是沒有預防方法的,家長唯一能夠做的是在出現黃疸癥狀的時候及時就醫。
同時,我們建議,一定要勤喂母乳,有些母乳喂養的新生兒會比人工喂養的新生兒黃疸明顯,但是這多數是喂養不當造成,而并非母乳本身。
這時應該首先檢查喂養方法是否恰當,而不是武斷地停母乳。良好的喂養方式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促進膽紅素從大便中排出,來減輕黃疸程度。
因此這時更應該堅持母乳喂養,增加母乳喂養的次數,8-12次/天(即2-3小時1次),每次盡量達到30-60ml奶量。
專家:本末倒置
專家解讀:在美國兒科學指南(即美國兒科學會公布新生兒黃疸診療新指南)上面已經明確指出,喂水和葡萄糖是非常不推薦的,它的弊大于利。
因為膽紅素在體內主要是通過大便排出,通過小便排出非常少。所謂多排尿可以退黃并不正確。
對于肚量有限的小寶寶來說喝白開水和葡萄糖水會脹肚子,導致吃奶量減少,使膽紅素通過大便排出減少,反而不利于黃疸消退。
專家:沒有聯系
專家解讀:吃太多橘子會導致人皮膚變黃,但是橘子的“黃”與黃疸的“黃”完全是兩碼事,黃疸的“黃”是由于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
膽紅素是人體內的一種化學產物,主要存在于紅細胞中。
新生兒出生后,開始自主呼吸,肺循環建立,有充分的氧氣供應后,體內過多的紅細胞開始被破壞,血紅蛋白被分解后產生大量未結合膽紅素;
因新生兒的肝酶尚未成熟,未結合膽紅素不能經肝臟代謝而排出體外,在體內越積越多,從而使皮膚、黏膜等組織黃染,因此他們沒有任何聯系。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