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埋頭與血、尿各種檢驗標本打交道
一管血液、一杯尿液,對于患者來說,只是一些體液血液,但對于檢驗師來說,卻可以通過這些標本了解到你的身體狀態、你的既往病史,決定你能不能做手術,能不能用何種藥品。
太原中山生殖醫學醫院檢驗科主任王月玲和她的團隊,就是從事這項工作的一群醫務人員,她們用從最科學的角度詮釋你的生理結構,用最專業的知識守護檢驗數據,并從一項項數據里刪繁就簡,為你的病情確診呈現最權威的“化驗報告單”。
三查五證只為零差錯
太原中山生殖醫學醫院的檢驗科位于醫院一樓門診大廳西側。每天早上,科主任王月玲都會提前15分鐘來到科室,換好工作服,對各種儀器上進行工作前的例行檢查,保證檢驗設備正常運轉。指導提醒科室人員做好防護工作。8時許,第一位病人被醫助帶來抽血,一天的工作開始了!
今年52歲的王月玲,從事檢驗工作30余年。對生化、細菌、免疫、臨檢尤其精通。有一次,醫助帶著病人過來,把尿便放到醫用盤子中寫上名字,抽完血就走了。王月玲通過對患者的尿檢驗后,發現患者的尿蛋白高,懷疑患者患有腎炎。為了謹慎期間,她再次對標本進行檢測,證實了先前的判斷。拿到檢驗報告后,臨床醫師根據檢驗科提供的數據,在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時,避開了給患者使用某些藥物,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
檢驗師的日常工作十分繁瑣,每天埋頭于血與尿之間,盯著顯微鏡,數精子看白帶、分析前列腺液、血常規尿常規、尿蛋白、血糖、血脂、驗孕......幾百個科目細分下來不計其數。王月玲卻沒有喊過一聲累。為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有時候還必須三查五證。比如,在顯微鏡下觀察辨認標本,用肉眼去識別那些細胞時,一個稍不注意,就容易報錯。比如一個弱陽性的結果,肉眼只看到一點點,是報還是不報,這個結果最糾結。怎么判斷?為了確認,至少要用兩到三種以上定量定性的不同辦法進行檢驗,才能做出最終的結果。
據不完全統計,王月玲和她的團隊每天都要在采集標本、錄入數據、比對試劑、生化分析等操作環節重復操作上百次,目的只為確保每一個檢驗細節零差錯。
置身危險累并快樂著
在擺滿了各種醫學化驗儀器的檢驗室里,身材嬌小的王月玲和她的團隊一忙起來,經常就會忘記縈繞在他們身邊的致命危險。
都說化驗這個行業跟CT、放射等一樣都屬于特種行業,一些試劑的揮發都是化學的東西對檢驗師的身體損害很大,特別是對呼吸道粘膜、嗓子等都是一種刺激,像苯這種致癌物,像血細胞機子的溶血劑里面有氰化物,有劇毒,這些藥物都會對身體有損害,但是這些都是她們的日常工作用品。
“現代機器發達了,各項數據通過機器就能分析出來,危害也減少了許多。為保證檢驗團隊成員的安全,王主任建立健全了各項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定期開展院感及安全防護培訓等,增強檢驗人員的自我保護能力。
“患者以生命相托,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做好。”在王主任的帶領下,太原中山生殖醫學醫院檢驗科提供的檢驗信息占到患者全部診斷、療效等醫療信息的60%以上,檢驗科也由此成為醫院完成醫療任務重要的支持部門之一。連續多年在山西省臨床檢驗質量控制中心組織的全省尿液化學室間質量及分析血細胞計數室間質量評價活動中獲得好評。(關子明)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