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養(yǎng)個什么樣的兒子,晚年才能過得舒坦?這位老人說出大實話。自己辛苦一輩子,不管是否有錢,都希望自己的老了以后能夠過得舒坦一些。
朋友就曾說過這樣的話:我以前總覺得自己之所以生孩子,從來都不是帶著功利心,想要孩子以后給自己養(yǎng)老的,而是想要孩子能夠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感受世間的美好。
可是這些年看過太多到了晚年不是被子女嫌棄拋棄,就是拖著殘軀繼續(xù)奮斗在賺錢的第一戰(zhàn)線上,心里就覺得戚戚然。
講真,懶媽我之前也有過類似的想法。我不止一次和隊友傳達這樣的觀念——老了我們倆作伴,不拖累孩子。可是話雖如此,但也是和別的老母親一樣,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苦養(yǎng)大的崽兒和自己日漸疏遠,甚至被趕出家門,小心臟都是疼的要命。
當時由于整天為這個問題心焦,懶媽我一度有點抑郁。后來還是和一位老人交談,才算是解開自己的心結(jié)。老人告訴我,她家三個兒子,年輕時也是受了不少苦,但現(xiàn)在過得很是舒坦。
其中的秘訣其實很簡單,記住這幾句話:1.教育好孩子,老了才不會后悔2.年輕時攢些錢,保證財政自由3.要有一項興趣愛好,并且能夠為之長期堅持,老了才不會無聊。
關(guān)于這三點,懶媽我覺得后兩點其實也就是自我的提高,不過從現(xiàn)在的大環(huán)境看來,其實第一點顯得格外重要。那么問題來了,到底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孩子,到了晚年才能夠過得更舒坦呢?老人告訴我多是這樣的,這里簡單總結(jié)出來,分享一下:
有教養(yǎng),懂禮貌,尊重長輩
我們經(jīng)常說,要從小教育孩子懂禮貌,講文明,尊老愛幼。看似只是一些嘴皮上的小事,殊不知當這一切都成為孩子深入骨髓的品質(zhì)時,受益終生的其實是父母自己。
對于那些有教養(yǎng)的孩子來說,他們長大以后也依然不會讓自己做出粗暴對待自己父母的行為,更不可能會惡語相向。由于三觀正,有教養(yǎng),他們找的伴侶往往也和自己一樣素質(zhì)高,性情溫和,很少會鬧出婆媳矛盾。
心存感恩之心,經(jīng)常換位思考
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但怕就怕有些孩子就算自己成了爸爸,卻依然不理解父母的艱辛。與其盼望著兒子長大以后突然覺醒,倒不如從小就培養(yǎng)孩子的感恩之心。
一般來講,那些心存感恩的孩子,由于懂得換位思考,能夠體諒父母的不容易,以后也不會成為啃老的巨嬰和白眼狼。
有上進心,勤奮努力,不偷懶
除了良好的品性,這一點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如果孩子具有上進心,對待學業(yè)和工作都能夠勤奮努力,不偷懶,好吃懶做,就算不會有多么耀眼的出息。但至少不用讓父母明明已經(jīng)到了風燭殘年,卻依然要成為可悲的銀發(fā)打工者。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