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是從小就是一個胃口好的寶寶,總是吃不飽,從來也沒有厭食,看見好吃的小嘴甜甜地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沒有因為難喂他犯愁。兒子現在10歲了是個健康、健壯的小伙子,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豆芽菜似的,或者沒有肉的干巴巴的樣子就不舒服,總是勸人家給孩子少吃點甜食什么的,要有個好胃口吃飯。吃飯是生活中的第一件大事。怎么可以吃出孩子的健康身體與文明習慣呢?
推薦20種教育孩子健康與文明的吃飯方式
1.樂食
良好的餐前情緒,是兒童增加食欲的重要措施。吃飯時的情緒是否愉快,也是決定孩子是否樂食的關鍵;不要經常逼迫孩子吃飯或是吃飯時斥責小孩,否則會讓他覺得吃飯是一件討厭的事。
2.佳食
烹調技術要檢討:添加副食品后,要多變化樣式、口味,讓孩子每天對食物感到新奇,手藝不佳的媽媽,不妨多買一些幼兒食譜回家研究。
3.烹食
讓孩子參與制作過程:可以讓孩子自己涂果醬、加鹽巴,因為有參與感,而喜愛自己制作的食物。又如,餐前叫孩子幫著抹桌、端羹、拌佐料,或者介紹即將上桌的菜是其最喜愛者送的,營養和味道如何之類。
4.隔食
大人有時也會因為情緒、氣候而胃口不佳,如果偶爾孩子到了吃飯時間,仍不覺得餓,就別硬要求他吃。相對的,隔一段時間讓孩子再次嘗試。如果孩子對某一食物感到討厭,可能只是暫時性不喜歡,可以試著隔一段時間再讓他吃吃看。
5.替食
學會替換原則,食物種類雖然不同,但是營養成分卻是可以替換,如果真的不喜歡某些食物,就試著找出可替換的食物。
6.管食
要避免孩子單獨進餐,沒有家長的管教和指點,一般都會胡挑亂選,自己認為好吃的吃一點,其它的菜肴營養再豐富也不會問津。或者吃一點、玩一陣,有的孩子還會干脆把飯菜倒掉一些而謊稱自己吃了。
7.雜食
雜食充分體現食物互補的原理,是孩子獲得各種營養素的保證,每天吃多種食物是保證寶寶營養均衡的方法。
8.慢食
要教育孩子學會“一口飯嚼30次,一頓飯吃20分鐘”的習慣,這種慢食方法有多重效應:健腦、減肥、美容、防癌。
9.素食
原意是“基本吃素”,而不是一點葷也不吃,這也是人類的本原,由孩子幼嫩消化系統結構所決定的進食原型。素食是防治富貴病的核心措施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