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禮記內則》,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稱之“月內”,是產后必須的儀式性行為。 以社會學的論點,坐月子是協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因為嬰兒產出讓身體、生活有所改變,從人妻到人母、從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儀式促使產婦進入神圣地位,
中國人體質與西方人不同
中國的女人為什么一定要好好坐月子?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的體質跟西方人不一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種不同,差異很大。
西方文明來自于游牧民族,是一種殺伐文明。直到今天,西方人吃飯仍然主要使用的是刀和叉。他們的醫學也是這樣,最常用的治療手段就是做手術,動不動就是上手術刀。
為什么會這樣?這與飲食結構有關。西方人以魚肉類的食物為主,中醫講“魚生火,肉生痰”,從體質上說,他們的火熱濕性很重,而為了把這些濁氣散出去,所以他們的肌膚腠理就和我們東方人有很大區別。比如,西方人的體毛很重,甚至是胸部都長毛,他們的毛孔很大,骨節也很粗,以便通過毛孔的開泄功能把濕氣代謝出體外。這都是從生理上為了增加宣發的力度演化數十萬乃至數百萬年的結果。
再看我們中國人,很早就告別了洪荒時代,自古就以纖維性的食物為主,多食五谷雜糧和蔬菜。由于飲食清淡,中國人的體質是收斂的力度大于宣發的力度,所以我們體毛很輕,皮膚緊密細膩,毛孔很小,骨節也特別細密。
中醫解讀產后保養經
中醫認為,一般情況下,中國人的骨節是閉合的,而產后,隨著骨盆的打開,產婦全身上下的筋骨腠理都處于一種開放松弛的狀態。這時,風寒就容易趁虛而入,通過張開的骨節進入人體內。月子結束時,產婦的骨盆和全身的筋骨腠理都會逐漸恢復到正常的閉合狀態。那么,坐月子期間進入體內的寒邪也就會隨之而然地被閉鎖在體內,從此留下嚴重的后患。
身體羸弱的產婦,有可能在月子結束后不久就會感到腰酸背痛;而大多數女性在年紀大時,會感覺全身疼,尤其是骨節疼;甚至有的人會疼痛一生。中醫上稱這種疾病為“產后風”,即月子病。
中醫有句話,“月子里的病,月子里治”。意思是上次坐月子時得的病,只能待到下次坐月子時才能進行醫治。因為只有到下次坐月子時,人全身的骨節才能再次打開,達到自然松開的狀態。趁此機會,施以藥石,將寒邪趕出,治好疾患。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