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10個月左右的時候,經過扶欄的
站立已能扶著床欄橫步走了,這就是寶寶學走的開始,但從扶走到獨自走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一、發(fā)展狀況 寶寶走的動作發(fā)展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 10-11月:此階段是寶寶開始學習行走的第一階段,當寶寶扶站已經很穩(wěn)了,甚至還能單獨站一會兒了,這時就可以開始練習
走路了。
第二階段 12個月: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fā)展過程,父母應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如此做可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
第三階段 12個月以上:此時寶寶扶著東西能夠行走,接下來必須讓寶寶學習放開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階段需要加強寶寶平衡的訓練。
第四階段 13個月左右:此時父母除了繼續(xù)訓練腿部的肌力,及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也要著重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
第五階段 13-15個月:寶寶已經能行走良好,對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漸增強,父母應該在此時滿足他的好廳心,使其朝正向發(fā)展。
二、意義 當寶寶開始走路時,就說明他已經具備以下三項能力:
1、能自主性的握拳,并隨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腳趾;
2、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經足以支撐本身的重量;
3、已經能靈活地轉移身體各部位的重心,并懂得運用四肢,上下肢各動作的發(fā)展也已經能協調得好。
三、骨骼的問題 一些寶寶在學步時會出現踮腳尖走路的行為。專家表示,父母可觀察寶寶踮腳尖走路的頻率來判斷是否為異?,F象,如果寶寶有用踮腳尖的方式走路,有時恢復正常狀態(tài),則不必過于擔憂。。
許多剛學會走路的寶寶最容易發(fā)生
意外就是
扭傷,再加上這時候的寶寶通常不能表達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細致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來得知。專家表示,父母應仔細觀察寶寶走路是否出現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壓一壓寶寶腿部各部位,看看寶寶是否會感到疼痛。
四、父母給予的輔助方式 第一階段:父母可利用學步用的推車或是
學步車,協助寶寶忘記走路的恐懼感覺學習行走。
第二階段:訓練寶寶學習蹲站的方式為父母將
玩具丟在地上,讓寶寶自己撿起來。
第三階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兩頭,讓寶寶慢慢從爸爸的這一頭走到媽媽的那一頭。
第四階段:讓寶寶練習爬樓梯,如家中沒有樓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讓寶寶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練習。
第五階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邊高、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