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貝是媽媽心中的太陽,一舉一動都牽扯動家人的心,而寶貝的健康狀況更是媽媽所關注的,那么,寶貝的身體狀況到底怎樣,媽媽們該怎么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呢? 稱體重:足月的新生寶寶出生時體重在2500~4000克之間,一般在3000克左右。體重是反映新生兒發育水平的重要標志,千萬別忽略。
量身長:身長是反映新生寶寶
骨骼發育水平的重要指標。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的身長應該為47~52厘米之間,平均為50厘米,同時頭長大約占身長的1/4。
測體溫:寶寶剛出生時,體溫一般會略為下降,但在12~24小時內會逐漸回升。穩定在36~37℃之間。
測呼吸:每分鐘40次左右,
哭鬧的時候可以達到60次。
聽心跳:新生寶寶心跳平均每分鐘120次,最快可以達到140次。
看肚臍:父母要細心照料寶寶的肚臍,保證肚臍清潔、干燥。觀察時尤其要注意,若發現寶寶的肚臍濕潤,就要及時處理。
觀察吃奶情況:給寶寶喂奶時可以觀察寶寶吃奶的情況是否正常,有無
吐奶的情況。剛出生的寶寶吐奶也正常,只要他
臉色和情緒都不錯,就不用太擔心。如果寶寶出生后第2周開始,出現每次喂奶時都吐得很厲害,體重也不增加,就應該看醫生了;此外,如果寶寶吐個不停、全身無力,或者又吐又發燒,也一定要立即去醫院。
觀察
大便: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后12小時以內開始排出胎糞,顏色為深綠色,呈粘糊狀,無臭味。胎糞約3~4天內排完。如果小兒生后24小時以后不見胎糞排出,應交給醫生檢查,看是否為肛門閉鎖。
觀察小便:新生寶寶體內缺水,一般尿比較少。他一般要在出生后第一天開始排尿;但如果寶寶出生后48小時還沒有排尿,則應該請醫生檢查。
觀察哭鬧情況:
寶寶們天生就會哭,而且他哭鬧的原因也很多。如果寶寶的哭聲與平時不同,比如說發出的是尖叫般的哭鬧聲,或者一直哭個不停,還不愿吃奶,甚至還伴有
嘔吐、臉色發青等癥狀時,就不要再掉以輕心,而要立刻帶寶寶去醫院。
小寶寶生病的表現 如果寶寶生病了, 也會有很多表現,媽媽們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一定要隨時保持高度的重視,從而呵護寶貝的健康.
1、新生兒的各種疾病當病情較重時,都可以出現全身癥狀,最突出的是"三不癥狀:即不哭、不吃、不動。正常新生兒哭聲響亮(尤其是饑餓時),病情較重時哭聲較弱或不哭;不肯吃奶,勉強吃下后容易嘔吐;精神萎靡、少動或不動、嗜睡或睡眠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