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驗光結果?
家長們拿到孩子的驗光單,云里霧里地看不明白?一張驗光單會包括以下信息:眼別、近視或遠視的度數(shù)、散光的度數(shù)、散光的方向。家長們只需要讀懂前三者,散光的方向是給驗光師的配鏡參考,家長們不需要關心。
因此這張驗光單的解讀就是右眼遠視275度、散光112度,左眼遠視437度、散光275度。驗光師通常會根據(jù)孩子們阿托品散瞳的驗光結果來決定眼鏡的處方。注意,驗光單的數(shù)字不一定是眼鏡的度數(shù),具體是部分矯正還是完全矯正,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屈光狀態(tài)來決定。因此這張驗光單的解讀就是右眼遠視275度、散光112度,左眼遠視437度、散光275度。驗光師通常會根據(jù)孩子們阿托品散瞳的驗光結果來決定眼鏡的處方。注意,驗光單的數(shù)字不一定是眼鏡的度數(shù),具體是部分矯正還是完全矯正,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屈光狀態(tài)來決定。
兒童眼球的發(fā)育是從遠視眼到正視眼的過程,眼軸由短變長。而有些孩子會繼續(xù)變長,成為近視眼。美國加州進行一項大規(guī)模人群橫斷面研究(Wen G, Ophthalmology.2013),調查6-72月的非西班牙裔白人兒童和亞裔兒童,結果發(fā)現(xiàn)近視在亞裔孩子中更流行,近視率(3.98%)是白人兒童的3倍多,散光率是白人兒童的1倍多。而遠視在非西班牙裔白人兒童中更常見(25.65%),幾乎是亞裔兒童的2倍。同樣針對6-72月的華裔兒童,新加坡有一項STARS研究(Dirani M, IOVS 2010)。根據(jù)他們的數(shù)據(jù),6歲以下華裔兒童的平均屈光狀況是 75-100度遠視,50度左右散光。
那多少度是需要干預呢?我們逐個講解,請家長們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分別找到對應的數(shù)值。
遠視多少度要矯正?
3-6月嬰兒:遠視度數(shù)超過所在年齡遠視范圍的95%上限(表格1最右側的數(shù)值);
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來自美國514名健康兒童,85%是白人。我們可以看出,4歲以下健康兒童的眼睛應該是遠視狀態(tài),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遠視度數(shù)逐漸降低(Mayer DL, ArchOphthalmol 2001)。根據(jù)年齡,如果您孩子的驗光結果比最右側的數(shù)值大,說明孩子的遠視需要戴眼鏡矯正。
1歲以上:遠視度數(shù)≥350度;
4歲以上:遠視度數(shù)>250度;
學齡兒童:遠視度數(shù)≥150度(即便沒有癥狀也要戴眼鏡矯正);
近視多少度要矯正?
1歲以內:近視度數(shù)>500度;
會走路或1歲以上:近視度數(shù)>200度;
4歲-學齡前幼兒:近視度數(shù)>100度;
學齡兒童:近視度數(shù)>50度;
散光多少度要矯正?
如果不斜視,需要戴鏡糾正散光的度數(shù)建議是:
0-6個月:散光度數(shù)≥400度,也有20%小兒眼科醫(yī)生認為不應該給6個月以下的非斜視、散光嬰兒配鏡;
1歲:散光度數(shù)≥250度,
15個月:散光度數(shù)>250度;
2歲:散光度數(shù)≥200度;
3歲:散光度數(shù)≥150度;
4歲:散光度數(shù)≥150度;
學齡兒童:即便沒癥狀,但散光度數(shù)≥75度,也需要戴眼鏡矯正;
注意:
弱視兒童不同,以下散光需要戴鏡糾正:
0-6個月弱視嬰兒:散光度數(shù)≥300度;
2-3歲弱視幼兒:散光度數(shù)≥150度。
屈光參差多少度需要矯正?
是指兩只眼睛的度數(shù)不一樣,那么度數(shù)相差多少需要戴眼鏡呢?
首先,經(jīng)眼科醫(yī)生診斷為屈光參差性弱視的幼兒,一定要積極戴眼鏡和找醫(yī)生隨訪。
1歲以上:屈光參差≥300度;
1歲以后,如果屈光參差≥100度但<300度,先觀察4-6個月,如果屈光參差沒有減輕的趨勢,那么對屈光參差和散光要完全矯正,遠視或近視要根據(jù)年齡進行矯正。
3.5歲以后,如果雙眼遠視相差≥100度,或雙眼近視相差≥200度,或雙眼散光相差≥150度。
無晶體眼或植入人工晶體的嬰幼兒
這部分知識針對先天性白內障術后的患兒,家長們留心看啦。
出生后的最初幾個月:有時手術中會植入人工晶體。矯正后使嬰兒有200-300度的近視,因為此時嬰兒接觸和感知的世界都是近距離的。 等快到一歲時,矯正后的近視度數(shù)可減少為100-150度。對于無晶體眼和植入人工晶體的嬰幼兒,矯正屈光不正通常是角膜接觸鏡。
2-3歲后:如果孩子能適應,使用雙光鏡矯正。今后需要雙光鏡或漸變多焦鏡。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