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記者從廣州市兒童醫院了解到,近期輪狀病毒腹瀉患兒明顯增加,每天均有200名至300名兒童感染。輪狀病毒來勢兇兇,為了保護寶寶的健康,今天本站就給各位家長介紹一下如何治療輪狀病毒腹瀉?
目前,殺滅輪狀病毒尚無特效藥物,現在使用的各種抗菌藥物均對輪狀病毒無效。感染輪狀病毒后,正確的治療方法就是盡快糾正孩子的脫水、酸中毒。
對于癥狀輕的孩子可用口服補液的方法進行糾正。常用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配方為:氯化鈉3.5克,碳酸氫鈉2.5克,氫化鉀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可讓孩子當水喝。
癥狀重一些的孩子可用靜脈輸液的方法糾正脫水和酸中毒,同時配以潘生丁口服。據報道,潘生丁對輪狀病毒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近年來,干擾素(IFN)也被用來治療輪狀病毒感染、這種藥可以抑制病毒在人體內的繁殖,從而減輕癥狀,縮短病程。
另外,口服補液劑也在不斷改進。早先在東南亞用米湯代替葡萄糖口服液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我國也有人曾用炒焦的大米或小米熬成米湯,代替補液劑口服,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具體制作方法是:把大米或小米用微火炒成焦黃色,然后加水熬成稀粥,過濾去掉米粒,用米湯喂孩子。炒焦了的米粒巳部分碳化,有吸附毒素和止泄的作用,也可將焦米湯代替水加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液劑中讓孩子飲用。
若無口服補液劑、可在每1000毫升焦米湯小加鹽3.5克,小蘇打2克,白糖30克飲用。米湯中的淀粉、維生素及其他礦物質,不但可以補充孩子的營養,還有利于孩子胃腸功能的恢復,是目前較理想的治療方法。
如果是新生兒得了秋季腹瀉,應繼續喂母乳或牛初乳,母乳或個初乳中有90%左右都含有抗輪狀病毒的抗體,孩子吃后可減輕癥狀或縮短病程。
專家提醒:
輪狀病毒進入人體后,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與此同時,能幫助人體消化的小腸茸毛使受損斷裂,小腸吸收不到人體的水分、養分,糞便排除體外后成水狀。有患者在輪狀病毒排毒期每天拉肚子10次、20次后出現脫水,不止瀉的話就會進一步危及生命。此外,近年來還發現個別病人腸套疊、抽促的并發癥。
小腸絨毛要一周才能修復,再此之前患兒若喝奶粉、母乳、牛奶、蔗糖類食物,還可能延長拉肚子的時間。
什么是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呈圓球狀,中間的殼體像車輪的
還可以輸入140字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