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寶寶來說,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吃奶和大小便。做好寶寶的大小便護理,也是一門大學問,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來看看,家長朋友應該如何做好寶寶的大小便護理。
寶寶大小便護理有大學問
寶寶出生后24小時內第一次排尿
新生兒出生時膀胱中僅有少量尿液,90%的新生兒會在出生后24小時內第一次排尿,有的會延長至48小時,這些都是正常情況。如果寶寶超過48 小時仍然無尿,應該咨詢醫師,查找原因。
排尿次數多是正常現象
新生兒尿液的多少取決于攝入奶水的多少。在最初幾天里,寶寶攝入量少,每日排尿4-5次,隨著吸奶量的增加,寶寶的排尿次數也會增加,每天甚至可達20次以上,日總量可達100-300毫升,滿月前后可達到250-450毫升。對于寶寶而言,排尿次數多是正常現象,不能因為寶寶老是排尿,就減少哺乳的次數或每次的哺乳量。
排尿異常的五種情況:
寶寶剛出生到滿月前,因為還沒有適應外界環境,飲食也不規律,腸子里面還殘存著在媽媽體內積蓄的物質,所以小便容易異常。當出現排尿異常時,媽媽要注意區分是病理性因素還是生理性因素所致。
尿量減少:如果媽媽發現寶寶的尿量明顯減少了,馬上分析一下原因。越小的嬰兒其尿的濃縮和重新吸收功能就越不成熟。如果是因為飲水不足引起的,媽媽就不必緊張,只要給寶寶補充足夠的水分就行了。如果是因為寶寶發生嘔吐或腹瀉引起尿量減少的話,那么可能會發生水分大量排出體外,從而造成脫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的情況,要及時帶孩子看醫生。
排尿過頻:如果寶寶排尿非常頻繁,媽媽要觀察一下是否伴有尿量的增加。若尿量也同時增加,往往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不必擔心。若排尿頻繁,同時尿量卻沒有增加,則有可能是病理性的,應及時帶寶寶去咨詢醫生。
尿液發紅:新生兒的尿液呈透明的淡黃色,可是有的寶寶排出的尿會呈現出混濁的紅褐色,甚至會有血尿。爸爸媽媽一看到這種情況總是非常驚慌。其實,這多半是因為尿中的尿酸鹽結晶所致,爸爸媽媽不必驚慌,也不用做什么特殊護理。一般3天左右寶寶就會自動痊愈了。
如果寶寶因為治療某些疾病而服用了維生素B、黃連素等藥物,也可能會使寶寶的尿液顏色呈桔紅色。
如果寶寶持續血尿超過3天以上,則有可能是先天性的尿路畸形,那就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