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家長總會想著是不是是壞東西了?是不是涼著肚子了?很多媽媽在寶寶腹瀉時沒有仔仔細細的去檢查是什么原因,而擅自給寶寶服用止瀉藥,其實這樣的做法并不可取,那么,寶寶腹瀉應該要如何處理呢?
腹瀉可能1:生理性腹瀉
剛出生沒幾天的寶寶腹瀉,每天大便薄薄的,呈黃色或黃綠色,少則2-3次,多則4-5次,時間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但寶寶長得很好,不見瘦也無其它異常。這種癥狀在醫學上稱“嬰兒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下純母乳喂養的寶寶。
預防:
媽媽要少吃蝦蟹類食物及各種生冷食物。
護理:
若不及時給寶寶換尿布和清洗臀部,可能引起紅臀,甚至局部感染,所以,寶寶的尿布只要濕了就得換,換尿布時還應先清洗臀部,必要時抹護臀霜,以保護局部皮膚。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生理性腹瀉會不治自愈,因此不必用藥。
腹瀉可能2:喂養不當
過早過多地以粥類與粉糊喂養寶寶,碳水化合物過多能引起發酵,而產生消化紊亂。未按時添加輔助食品,于斷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變食物成分,因不能適應而產生消化紊亂發生腹瀉。
預防:
1、4個月以上的寶寶,可從少量米粉開始,逐漸添加輔食,從2勺開始,直到寶寶腸胃適應,大便正常,才可逐漸加量。
2、添加的輔食品種一種一種加,適應一種后,再加另外一種。
3、肉食類食物不可一次食用過多,以免造成嬰幼兒胃腸道負擔過重,以致食物在胃腸內消化吸收障礙而出現腹瀉。
護理: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