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遠去,金秋漸至,秋風漸漸,丹桂飄香……好一派金秋景象。可是,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里卻蘊藏著肅殺之氣——燥斜。
秋令主燥
燥為秋之主氣。燥令,空氣中缺乏水分濡潤;大自然百葉凋零,對人體耗津缺液,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膚干澀,毛發不常。一切遵循著“燥勝則干”的大自然規律,并主宰著天與人。
燥邪傷肺
中醫經典《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天氣通于肺之說”。肺臟嬌嫩,喜潤惡燥,燥邪由口鼻而入,侵犯肺衛,傷津缺液,肺失濡潤,宣肅失司,從而咳喘。
秋夜裸露,風寒挾燥犯肺,輕則陣咳,干咳無痰,咽干咽癢,經久不愈,此為秋燥之咳,多種抗生素無效。唯清燥救肺湯能克之。重者,涼燥之邪犯肺,肺氣壅塞不暢,誘發哮喘發作。張口抬肩,喘息不已,非養陰宣肺,化痰平喘則不平。
所以,秋季為呼吸道疾病反復發作之時令。
燥令膚燥
寶寶皮膚嬌嫩,水液組成。燥邪斂肅,極易缺液,致使皮膚燥裂、干澀、粗糙、少澤。故秋為全年護膚之最。秋令護膚,全年滋潤。
養陰生津
養陰生津,補充水液為潤燥之大法。初秋,含夏日余氣,多為溫燥,以清涼養陰潤燥為主,中藥生地、沙參、麥冬、石斛、知母等潤之。
深秋趨冬,西風斂肅,病多涼燥,常以甘溫養陰潤燥為主,中藥枸杞子、桑葉、菊花、竹葉、百合可潤燥。
大自然不僅賦予人類生存之空間、環境,還賦予人類食物,怯病、保健之藥物,時令之品可治時令之病,秋菊、百合、山藥、荷葉、蓮子、鮮藕、麥冬、石榴,都是良好的養陰生津潤燥之品。尤其是各種時令新鮮水果、蔬菜,都具有極好的養陰生津潤燥作用。寶寶科學食用,飲其果汁,有利健康,有利生長發育,與天地共存。
適當選擇一些合理的食材做食物,像菊花、桂花等,就能解除人體肺臟因秋燥而傷:
菊花:秋天是食用菊花的大好時節。多食用菊花能很好地幫人體補氣、補力、除燥、解毒。菊花可以做成菊花粥、菊花糕、菊花炒菜,還可以沖泡我們最常見的菊花茶來明目解毒。
桂花:中醫介紹,桂花性溫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腸風血痢、食欲不振。更有溫中散寒、暖胃的功效。桂花椰汁糕適合秋季氣溫干燥,而椰汁香甜滑溜,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成分,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配合香氣撲鼻的桂花所做成的甜點,爽口宜人,實屬享受。
此外還有一些防秋燥的食譜,可以拿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