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寶寶微量元素缺乏,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告訴家長們,以下這3個方法,可以有效的預防寶寶微量元素缺乏。 ① 盡可采用母乳喂養的方式 迄今為止母乳仍然無可替代的嬰兒最適宜的天然營養品其中不僅含有豐富多樣的營養物質酶抗體而且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最易被小兒所吸收。 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 各種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譜不同攝入多種多樣的食物既可保證微量元素攝入充足又可促進機體對微量元素的吸收如果小兒偏食挑食飲食單一日久無疑會導致機體微量元素的缺乏。 ③鼓勵吃粗糧 有些家長錯誤地認為給孩子吃的食品越精細越好食品加工的過程會損失很多的微量元素而且加工得越精細損失的也越多所經常給孩子吃精制食品有可引起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 【知識補充】微量元素檢驗結果只能做參考 微量元素檢測只是一種篩查手段,檢測結果并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
據相關調查數據統計,少數父母給孩子補微量元素是憑自己的判斷或效法他人,這就導致了給孩子亂補微量元素的現象,這是不安全的,因此,給孩子亂補微量元素有可能導致孩子早熟,一起來看看下文相關詳細內容。 誤區1:別人補啥我補啥 調查顯示,92%的的父母給孩子補充維生素AD或多種維生素,80%的父母給孩子補鈣劑。 對“嬰幼兒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是什么”和“什么食物含鐵最豐富”兩個問題,7成左右父母給出了正確的回答。調查發現,父母在微量元素的補充依據方面則顯得缺乏理性,超過30%的父母憑自己的判斷或者看別的孩子補,就自己決定給孩子補。 市兒童醫院兒童營養研究室董小燕醫師說,微量元素是很重要,少了會影響孩子健康發育,但是多了也不好,所以補微量元素最好由專業醫生檢查后再決定該怎么補。全國婦聯心系新生命專家組成員崔玉濤表示,目前許多父
對成長發育期的寶寶來說,各類微量元素的檢查很關鍵,它能有效的監測出寶寶身體各類營養所需,那么如何給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查呢?請看下文給出的具體指導: 一般微量元素主要檢查:鈣、鐵、鋅、銅、鎂和血鉛。 當你拿到孩子的微量元素檢驗報告,一般都會關注兩組值,一組是寶寶體內某項微量元素的含量,另一組是該微量元素的正常參考值范圍。你不僅需要關注寶寶的檢測數值是否在正常值以內,更要關注它們是不是在正常值中間的位置,這樣才能很好地滿足寶寶快速成長的需要。 鈣:你需要知道的是,鈣在血液中的分布只占1%,在骨骼中則占99%。當人體鈣不足時,骨骼中的鈣就會轉移到血液中,保持血液中的鈣濃度穩定。因此,如果你看到寶寶血中鈣的值正常,可能并不代表孩子體內不缺鈣。你還要注意觀察寶寶有沒有多汗、夜驚、煩躁、肋骨外翻等表現,同時,還需要檢查骨密度、堿性磷酸酶以及25羥維生素D等其他指標,來綜合判定。
網友提問: 您好,金老師!寶寶一歲四了,腦袋后面的頭發長的不好是不是缺鈣啊 網友媽媽回復: 腦袋后面的頭發長的不好是缺鈣的表現,你可以給你寶寶補點鈣。 這種情況考慮和缺鈣是有關系的,最好是先檢查一下微量元素看看吧。 有的寶寶就是缺鈣的問題,具體給去體檢一下才能知道哦。 不一定的,你可以多帶寶寶去剃幾次就會好長得好一些 了。 可能是枕頭磨的也不一定。 不一定哦,我家寶寶小時候后腦勺也有一圈沒什么頭發,1歲后就慢慢沒有這種狀況了,頭發漸漸自己長好了,也沒檢查呢。 專家解答: 長的速度每個孩子按照自己的生長軌跡生長就可以了。只要他一直在他的百分位上增長身高和體重,就是正常的。一個月長半斤的話,還可以。六個月往后就稍微慢一些了。所以他的體重到六個月以后身高長得相對快一點,他這個應該還算是可以,小嬰兒兩個月以下的孩子頭發長得不太好,不一
網友提問: 我家兒子19個月,鈣可以放在奶粉里喝嗎?用水沖他不喝。 熱心媽媽們回答: 鈣和奶粉最好是分開來喂寶寶喝。奶粉就是奶粉 其他物質放的多了,就會影響寶寶消化的。 其實每一樣東西盡量都是單獨喂比較好.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才采用混在奶粉里。 不可以放在一起喝的,會影響吸收效果的,最好是相隔半個小時以上吃比較好。 給寶寶補充太多了,配方奶里面都有這些元素。 專家解答: 看鈣的原料是什么。一般不主張鈣和奶一塊吃。第一,鈣放在奶里面,因為鈣本身是微溶的,它會影響到奶的吸收。一般鈣在酸性環境中溶解最好,吸收也相對好一些,如果能夠和果汁一塊吃是最好的。如果單沖不喝,因為本身鈣就是微溶的,會有一點石灰的味道,要和果汁融合一下。鈣的品種比較多,從牛奶中提取出來的鈣叫乳鈣,他的吸收率好一些,孩子的適應性好一些,接受程度高一些。如果孩子不愛吃可以換一種。
網友提問: 我家寶寶女孩,現在3歲4個月,身高96厘米,體重15公斤,6個月的時候肋緣外反,一直補鈣到現在。現在每天400毫升奶(早200毫升,晚200毫升),雞蛋每天兩個吃一個月,停一個月(因為孩子吃一段時間就不愿吃了)。肉吃的還行,蔬菜、水果不是很愿吃,請問:我家孩子是不是要一直吃鈣片(我總覺得她不大吸收)和魚肝油?我的孩子現在吃的迪巧碳酸鈣和伊可新維生素AD滴劑。 專家指導: 這個孩子和大孩子是一樣的。大孩子補鈣還是考慮四歲是四百到六百毫克的鈣,他可以稍微補一點,每天額外補一百毫克的鈣就可以了。維生素D還是看戶外活動。如果一天兩個小時以上,維生素D可以間斷的補一點。如果孩子戶外活動特別找,他三歲多應該上幼兒園了,幼兒園每天有一些戶外活動的時間,所以要根據他幼兒園的習慣來調整他的維生素D攝入量。吃雞蛋,他這個比較機械,這和鈣沒有關系,主要和營養有關系,每天這個孩子
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給孩子補鐵,但相關調查顯示,家長在給孩子服用鐵劑時,往往會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把這些常見的錯誤來了個總結,一起來看看你有沒有犯這些錯誤吧。 過量服用。 鐵劑如果用量較大,可刺激胃腸黏膜,引起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昏迷,甚至死亡。此外,鐵劑的藥片、藥丸外面包有糖衣,因此切勿讓小孩將硫酸亞鐵糖衣片當作糖果誤食,以免造成鐵劑急性中毒。 服藥時間或用法不當。 口服鐵劑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上腹部不適等,飯前服用常使孩子難以耐受,因此服用鐵劑宜在兩餐之間或飯后,這樣可以減輕鐵劑對胃腸道的刺激。對少數消化道反應比較強烈的小兒,可選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酸亞鐵,或從小劑量開始,如先用常規劑量的1/2或1/3,待消化道反應消失后,再逐漸增加到全量。 牛奶含磷高,可影響鐵的吸收;茶和咖啡中的鞣酸可使鐵的吸收減少75%;碳
鐵元素是所有微量元素中比較重要的一種,如果寶寶缺鐵,最容易出現的疾病就是小兒缺鐵性貧血,因此,媽媽們最好在日常飲食中增加鐵元素的含量,那么哪些食物適合給寶寶補鐵呢?請看下文總結出來的這些食物列表: 動物肝臟:肝臟富含各種營養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每 100克豬肝含鐵 25毫克,而且也較易被人體吸收。肝臟可加工成各種形式的兒童食品,如肝泥就便于嬰兒食用。 各種瘦肉:雖然瘦肉里含鐵量不太高,但鐵的利用率卻與豬肝差不多,而且購買加工容易,小孩也喜歡。 雞蛋黃:每 100克雞蛋黃含鐵 7毫克,盡管鐵吸收率只有3%,但雞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還富含其它營養素,所以它仍不失為嬰幼兒補充鐵的來源的一種較好的輔助食品。 動物血液:豬血、雞血、鴨血等動物血液里鐵的利用率為12%,如果注意清潔衛生,加工成血豆腐,供給集體托。幼機構,這對于預防兒童缺鐵性貧血,倒是一
鈣對孩子的作用,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清楚,因此,每個家長也十分的重視給孩子補鈣,但是專家提醒家長的是,要正確應對寶寶缺鈣,千萬不可盲目的補鈣,請看下文相關詳細。 首先,正確認識鈣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成人體內含鈣總量約占人體重量的1%-1.5%。嬰幼兒體內鈣含量較低,也占體重的0.8%。雖然人體內鈣質含量多,但是,99%的鈣沉積在骨骼和牙齒里,成為這兩種堅硬物質的主要成分。1%存在于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其含量由人的機體自然精確調控。這1%的鈣與骨骼中的鈣維持著動態平衡,相互之間保持不斷更新。成人每10-12年更新一次。嬰幼兒每1-2年更新一次。這部分鈣的數量雖少,作用卻很大。它可以幫助血液凝固,加強細胞間的結合。特別重要的是,它能維持神經肌肉正常的興奮性。寶寶體內缺鈣,骨骼及血液中的鈣含量不夠,就會出現各種病癥。 其次,了解什么樣的寶
鈣對孩子的骨骼和大腦發育都起著重大的作用,因此,媽媽們應該要重視起給孩子補鈣,但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要提醒媽媽們的是,嬰幼兒補鈣要注意以下這幾個注意事項。 首先我們來看看,孩子每天需要多少鈣呢? 0-6個月:300毫克/日 6-12個月:400毫克/日 1-3歲:600毫克/日 4-10歲:800毫克/日 11-18歲:1000毫克/日 由于孩子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僅僅靠食物中攝取的鈣遠遠滿足不了身體需要,因此在正常的食物之外,還需額外補足鈣劑,每日補鈣量則為以上各年齡組需鈣量的50%-60%。 如何選擇有效的鈣劑直接關系到補鈣效果,專家認為:選擇補鈣品主要考慮三方面的因素,即鈣源含鈣量是否足夠高?是否安全?價效比是否經濟合理? 綜合這幾方面考慮,專家推薦碳酸鈣制劑是最理想的補鈣品。 在補鈣時還不能忽視以下幾個問題: 1
鈣是一種常見的策量元素,它也受到了大多數家長的重視,因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充足的鈣,那么對于缺鈣的小寶寶,要如何科學補鈣呢?請看下文給出的具體指導: 寶寶補鈣三大途徑: 第一:食補 利用食物來補鈣,比單純的藥補好得多。現在有一種叫做"鈣果"的含鈣量高的新果種,它形似櫻桃,味似李子,是很好的補鈣食品。除"鈣果"之外,牛奶及奶酪等奶制品、黃豆及豆腐等豆制品、蛋、蝦、魚、蟹、海帶、紫菜、木耳、雪里紅、芝麻、山楂等也都是含鈣豐富的食物。 第二:補充鈣制劑 如果在食品中不能給孩子提供足夠的鈣,則需另外補充鈣制劑,如鈣粉、鈣片等。現在父母可以選擇的鈣制劑很多,在選購之前,最好向有關醫生咨詢,看清鈣制劑的化學成分、鈣元素的含量以及鈣的溶解度和吸收率,然后才購買。 Tips:正確服用鈣制劑 1.服用鈣制劑的最佳時間是在餐后
給寶寶補鋅,最好從飲食著手,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選擇最有效的補鋅飲食,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適合2-3歲寶寶補鋅的食物有哪些? 適合2歲—3歲寶寶的補鋅食譜: 補充各種含鋅豐富的食物,鋅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如牛肉、羊肉、豬瘦肉、動物肝、花生、黃豆、胡蘿卜、牡蠣等。據測定,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于植物性食物,且動物蛋白質分解后所產生的氨基酸能促進鋅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而植物性食物所含鋅,可與植物酸和纖維素結合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吸收,吸收率僅20%左右,人工喂養的嬰兒應從4個月起,開始添加容易吸收的富鋅輔食:瘦肉末、蛋黃、魚泥、動物肝、牡蠣、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 果仁粥 原料:大米、花生、核桃仁 做法:大米、花生洗凈剁碎,放水煮粥,煮至八成熟時放入核桃仁加點糖。 注意:花生、核桃仁盡量剁碎并煮軟,以免寶寶
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媽媽們,給孩子補鋅要講究方式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要過量了,那么如何正確的給寶寶有效的補鋅呢?請看下文給出的詳細指導: “鋅”對寶寶成長發育很重要 機體內缺鋅會使腦細胞數目減少,尤其在胎兒期到3歲期間,如果缺鋅將影響腦的發育。據有關營養調查表明,一些先天性呆傻兒童,當排除遺傳等因素后,缺鋅是重要原因之一。缺鋅還會降低免疫功能,導致經常患病,原因是鋅對吞噬細胞的殺菌能力有很大影響。研究表明,在呼吸系統反復感染的患兒中,缺鋅的寶寶比例明顯高于正常寶寶。臨床發現,受傷的孩子缺鋅時傷口愈合慢。 從以上諸多現象看,我們應該對兒童的缺鋅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千萬不要忽視寶寶在生長發育期間鋅的營養補充問題。營養專家認為,最好最安全的補鋅方法是通過飲食補充鋅,最符合機體代謝的需要。 如何有效地補鋅 ★提倡母乳喂養,母乳中含有促進嬰兒生長發
鐵元素對孩子的成長發育很關鍵,是孩子不可缺少的一種微量元素,那么媽媽們如何用飲食來為孩子補鐵呢?本文就告訴媽媽們給寶寶補鐵元素的3道美食。 1、肝末蛋羹: 將豬肝切成片,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剁成肝末,放入碗內。再將雞蛋磕入此碗中,加入蔥末、細鹽、放少量水調勻,在屜內蒸熟,點香油即成。 2、炒三丁: 將雞蛋黃放入碗內調勻,倒入抹勻油的方盤內,上屜蒸4分鐘,取出切成小丁。將豆腐、黃瓜切成丁。將熱鍋放點油,用蔥末熗鍋,放入蛋黃丁、豆腐丁、黃瓜丁,加適量水及細鹽,燒透入味,勾淀粉即成。 3、麻醬拌茄泥: 將茄子洗凈去皮,切成小塊上屜蒸熟。將麻醬加入細鹽及適量水攪成糊壯。將蒸好的茄塊搗成泥,澆入調好的麻醬即成。
對于成長發育的孩子來說,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在飲食中科學的補充各類微量元素,那么哪些食物富含哪些微量元素呢?本文就總結出富含各類微量元素的食物,一起來參考下吧。 補鐵:多吃動物肝臟、黑木耳、芝麻、黃花菜、豬血、蘑菇、油菜和酵母。 補鋅:多吃魚類、瘦肉、花生仁、芝麻、大豆制品、粗面粉、牛肉、羊肉和牡蠣。 補銅:多吃動物肚臟、硬殼果、芝麻、柿子、豬肉、菠菜、豆類和蛤蜊。 補碘:多吃海帶和各種海味。 補鉻:多吃粗糧,牛肉和動物肝臟。 補鋰:多吃小米、胚芽、糙米、蛋類和谷物。 補錳:多吃粗面粉、豆腐、堅果和大豆等。 補硒:多吃魚類、雞蛋和動物內臟。補鉬:多吃各種干豆、谷類和動物腎臟。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所占的比重極小,而它們對人體的作用卻不少,因此,需要保證 孩子體內微量元素達到標準范圍,以保證孩子正常發育。而補充微量元素最好的辦 法還是從飲食著
對孩子來說,各類微量元素的作用重大,它們是孩子成長與發育的關鍵,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要提醒家長們的是,寶寶最易缺乏以下這3種微量元素,希望媽媽平時在寶寶的飲食中多增加這3種微量元素的含量。 微量元素雖然占人體體重的比率不大,但作用非常巨大。微量元素參與激素和維生素的合成,對人體代謝的調控 有密切關系;是人體重要生物化學反應基礎酶的組成成分或激活劑,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影響生長及發育。 缺乏 微量元素會帶來許多不利影響,我國兒童比較容易缺乏鐵、碘、鋅。 缺鐵:可造成缺鐵性貧血,免疫力、抵抗力下降; 缺碘:最常見的癥狀是甲狀腺腫大,嚴重的可引起癡呆; 缺鋅:主要表現為性發育遲緩,食欲不振,味覺喪失。 這3種微量元素的缺乏都會對孩子的智力和體格發育造成損傷。所以,及時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飲食全面,避免 微量元素缺乏是很必要的。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微量元素,對于嬰兒時期的寶寶,微量元素的正常值是如何的呢?本文就告訴大家,嬰兒微量元素的正常值參考。 微量元素 正常值參考范圍 全血(μg/ml) 缺乏(或過量)億產生 的某些疾病 食物來源 銅 0.8-2.0 貧血、發育遲緩、智力低下 口蘑、芝麻醬、核桃、肝泥 鋅 6-15 厭食癥、脫發、智務低下、痤瘡 牛肉、肝泥、口蘑強化鋅的米粉 鐵 300-500 貧血、厭食、免疫力減弱 肝泥、魚泥、黑木耳強化鐵的米粉 鈣 50-80 骨軟化癥、佝僂病 芝麻醬、蝦皮、牛奶強化鈣的米粉
孩子如果經常出現厭食的現象,那么可以考慮是不是缺乏某類微量元素了,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提醒家長朋友們,科學的給孩子補充微量元素,可以防治孩子厭食,請看下文詳細介紹。 如果給孩子補鈣等也許有助于孩子改善胃口,但是也要先確定孩子是否缺少微量元素或者其他營養素。如果孩子不缺鈣卻還要給孩子補鈣,那樣會得到相反的結果的。 引起厭食的原因主要包括精神心理因素和不良的飲食習慣,例如吃飯不專心、邊吃飯邊看電視;家長在吃飯時批評或責打孩子等。 因此對正玩得興致勃勃的孩子,在用餐前15分鐘要告訴孩子把活動逐漸停下來。家長還要注意食物的烹調,如色、香、味要經常有變化,以提高孩子的興趣,達到促進食欲的目的。另外,厭食與營養素的缺乏有關。如維生素B1缺乏時腸蠕動減少,食欲就會降低。 同時被人們忽略的是,缺乏賴氨酸會引起肌肉無力,腸蠕動減弱,也會造成食欲低下。賴氨酸是人體的一種必需氨基酸,
對孩子來說,微量元素的缺乏是非常不利于身體健康的,所以家長們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缺乏某類微量元素的表現,那么如何觀察呢?本文就提醒大家,孩子缺少微量元素的常見表現有以下一些: 1、食欲有些下降; 2、出現脫發現象; 3、發質變得稀疏,缺乏光澤; 4、不像以前那樣愛活動了; 5、面部表情不那么豐富了; 6、有些愛發脾氣; 7、睡眠減少或增多; 8、皮膚不像以前那樣細膩了; 9、牙有些發黃; 10、夜間睡眠有些不安穩; 11、不像原來那樣興致勃勃了; 12、生長發育好像變得緩慢了; 13、小臉蛋不再紅撲撲的了; 14、哭時,會發生屏氣(俗話說哭得背過氣去),原來可不是這樣; 15、常說肚子痛; 16、常說腿痛; 17、比原來愛感冒了; 18、感冒了,不像原來那樣很快就好了。 注意
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給寶寶補充微量元素,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要提醒家長們的是,為孩子補充微量元素一定要科學,不能隨便亂補,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看看,如何給孩子科學的補充微量元素。 多長時間查一次微量元素 一般情況下,孩子3個月以上查一次微量元素,如果微量元素是正常的,那就沒有關系。但是,多長時間查一次,這要根據保健科醫生的診斷情況來判斷。如果醫生做保健的時候告訴你孩子發育各方面都很正常,就不用查了。如果醫生告訴你孩子有消瘦、食欲不好、消化不良,那么請您定期查微量元素。 孩子不愛吃飯是不是缺鋅 有的孩子愛吃零食不愛吃飯,有的寶寶吃飯缺乏主動性,非要大人追著喂,這都只需要調整好孩子的飲食習慣就可以了,不是缺乏微量元素的表現。如果寶寶經常表現為生長遲緩、食欲不振、味覺遲鈍甚至喪失、皮膚創傷愈合不良、易感染等癥狀,有可能是因為缺乏某種微量元素,應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