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是微量元素中的一種,它對孩子的成長與發育很關鍵,在此,親親寶貝小編要提醒廣大媽媽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孩子鈣的攝入,那么,寶寶如何補鈣才最有效呢?本文就對此給出的相關指導,一起來參考下吧。 鈣在人體中發揮作用還需要其他元素的幫忙,這些元素過多或過低都會影響鈣的吸收。 維生素D 它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儲存,維生素D由日光照射皮膚就可以直接獲得。日曬充足的寶寶可以不用額外補充維生素D。 秋冬季出生的寶寶血中維生素D水平非常低,這是因為冬季的乳汁中含有很少的維生素D。所以冬季寶寶最好每日補充400~800國際單位(南方出生的寶寶補充400~600國際單位,北方出生的寶寶補充600~8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雞蛋、三文魚等魚類中含有大量維生素D,而油炸的食品會抑制維生素D的吸收,不管多大的寶寶,最好少吃油炸食品。 雞蛋中的維生素D,蔬菜水果中的維
鈣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聰明媽媽應該要知道如何為寶寶補鈣,在此,親親寶貝小編就圍繞寶寶補鈣吃什么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并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來看看,小兒缺鈣如何正確補? 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原料,參與凝血過程,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調節心臟的活動。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嬰兒正處于骨骼和牙齒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對鈣的需要量很大。因此,要及時而適當地給嬰兒補充鈣質。 兒童的不同時期的需鈣量是不一樣的:0—6個月的小兒,每天需鈣量為300毫克;6個月—1歲,每天需鈣量為400毫克;1—3歲為600毫克;4—7歲,每天需鈣量為800毫克。 科學研究表明,小兒補鈣的最佳途徑是食補。因為小兒的腸胃功能相對較弱,而補鈣產品——碳酸鈣、活性鈣等有較強的堿性,會刺激小兒的腸
對于成長期的孩子來說,各種微量元素的補充非常關鍵,那么,家長就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補微量元素吃什么呢?對于這個問題,親親寶貝小編就整理了相關資料,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如何通過飲食來補充微量元素。 補鈣:多吃花生、魚、蝦皮、骨頭湯、核桃、蝦米。 補銅:多吃糙米、芝麻、柿子、動物肝臟、豬肉、蛤蜊、菠菜、大豆。 補碘:多吃海帶、紫菜、海魚、海蝦。 補磷:多吃蛋黃、南瓜子、葡萄、酶母等。 另外,家長還要注意一些妨礙孩子長高的食物: 可樂、汽水、蘇打水、糖果等,均會減少或阻止鈣質的吸收。 蜂王漿、花粉制品、蠶蛹、人參等食品,可使寶寶骨骼提前閉合,縮短骨骼生長期,影響孩子的身高。 【相關知識補充】哪些孩子需要檢測 專家介紹,在門診中,她也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存在盲目給孩子檢測微量元素的情況。實際上,并不是每個嬰幼兒都需要進行這方面
眾所周知,微量元素的檢測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很關鍵的,因此,每個家長都應該重視起給孩子進行微量元素的檢測,那么,到底孩子應多久查一次微量元素呢?本文就給出了如下指導: 經過大量臨床案例統計,現實生活中人體較易缺乏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鐵、碘、鋅、銅、硒、鈣、鎂等。因此,許多家長總擔心孩子體內缺乏微量元素,經常給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查。但究竟多長時間查一次微量元素呢? 一般情況下,寶寶長到3個月以后就可查微量元素了,如果微量元素是正常的,那就沒有關系。但以后多長時間查一次,這要根據兒??漆t生的診斷來判斷。如果醫生做保健檢查時告訴你孩子各方面發育都很正常,就不用查了。如果醫生告訴你孩子有消瘦、食欲不好、消化不良,就要。檢查時最好抽血查血清微量元素。 所有的微量元素,在人體內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家長莫盲目給孩子補微量元素,如盲目補鐵,會造成孩子體內含鐵量過多,使鐵、鋅、
隨著大家對孩子營養與健康的重視,微量元素被大多數家長所熟悉,那么對寶寶來說,微量元素應該如何科學補充呢?本文,親親寶貝小編就為各位家長做指導,一起來學習下吧。 多長時間查一次微量元素 一般情況下,寶寶3個月以上查一次微量元素,如果微量元素是正常的,那就沒有關系。但是,多長時間查一次,這要根據保健科醫生的診斷情況來判斷。如果醫生做保健的時候告訴你孩子發育各方面都很正常,就不用查了。如果醫生告訴你孩子有消瘦、食欲不好、消化不良,那么請您定期查微量元素。 寶寶不愛吃飯是不是缺鋅 有的寶寶愛吃零食不愛吃飯,有的寶寶吃飯缺乏主動性,非要大人追著喂,這都只需要調整好孩子的飲食習慣就可以了,不是缺乏微量元素的表現。如果寶寶經常表現為生長遲緩、食欲不振、味覺遲鈍甚至喪失、皮膚創傷愈合不良、易感染等癥狀,有可能是因為缺乏某種微量元素,應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 如果寶寶因為
我們都知道補鈣還是以食補為佳,給寶寶補鈣非常重要,這是很多父母都關心的話題。但是,什么食物含鈣多?下面就讓小編為您解說吧! 什么食物含鈣多 (1)奶類及其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 特別推薦: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鈣質人體更易吸取,因此,牛奶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其他奶類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鈣來源。 健康提示:夏季牛奶飲用也要需有選擇。 (2)黃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腐竹等。 特別推薦:豆制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補鈣的良品。 友情提醒:豆漿需要反復煮開7次,才能夠食用。而豆腐則不可與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
大家都知道奶制品中含鈣豐富,很多家長給孩子喝牛奶,其實酸奶中的鈣是與乳酸結合的,更易于孩子吸收。 很多人都知道牛奶含鈣高,但與它比起來,酸奶中所含的乳酸與鈣結合,更能起到促進鈣吸收的作用。因此,寶寶喝酸奶也是可以補鈣的。 一般來說,飯后30分鐘到2個小時之間飲用酸奶效果最佳。人在通常狀況下,胃液的PH值在1至3之間;空腹時,胃液呈現酸性,PH值在2以下,不適合酸奶中活性乳酸菌的生長。只有當胃部PH值比較高,才能讓酸奶中的乳酸菌充分生長,有利于健康。飯后兩小時左右,人的胃液被稀釋,PH值會上升到3至5,這時喝酸奶,對吸收其中的營養最有利。 另外,如果在空腹狀態下飲用酸奶,很容易刺激胃腸道排空,酸奶中的營養來不及徹底消化吸收就被排出;飯后喝則可減少刺激,讓酸奶在胃中被慢慢吸收。 酸奶是食物中鈣的良好來源,從補鈣的角度看,晚上喝酸奶好處更多。因為晚間12點至凌晨是人體
每年的6月1日是世界牛奶日,世界牛奶日的意義在于以多種形式向消費者介紹牛奶的生產情況等,關于世界牛奶日你知道多少呢?世界牛奶日的主題是什么? 節日簡介 節日名稱:“國際牛奶日” 英文名稱:International Milk Day 2000年經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提議,并征求世界700多位乳業界人士的意見,把每年的5月23日確定為"世界牛奶日"。 節日主題 “國際牛奶日”活動的目的是以多種形式向消費者介紹牛奶生產情況,直接了解消費者對牛奶生產和乳制品加工的要求。 烏魯木齊市奶業協會于1999年第一次舉辦紀念國際牛奶日的大型宣傳活動,2005年的宣傳主題是:乳品安全與人體健康。 “國際牛奶日”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宣傳牛奶的營養價值
眾所周知,牛奶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是孩子必不可少的飲品之一,因此很多家庭都會備有足夠的牛奶,那么,什么樣的奶才是好牛奶呢?購買牛奶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961年5月,國際牛奶業聯合會在德國舉行了首個慶祝“牛奶日”活動,以后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二被定為“國際牛奶日”,后來,兼顧到其他國家的時間,最后將世界牛奶日定為6月1日,牛奶對人體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但怎樣才能喝到好牛奶,卻并非人人知曉。 很多人對現在牛奶的質量不放心,不知該選哪家,也不知道該怎么選擇。商家都說自己的原料好,喝起來有的濃有的稀,有的香有的淡,能按照口感來挑選嗎?本人有從小喝牛奶的習慣,也曾在奶牛身邊嘗過原奶。從個人體驗和科學理論來總結,給大家以下幾點忠告: 1.濃的奶未必是好牛奶,質地均勻卻是原料優質的體現。在加工之前,通常會把各處收購的奶混在一起,如果
在我們的生活中,牛奶已經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飲食之一,關于牛奶,你知多少呢?我們都知道牛奶的營養價值高,但是牛奶都有哪些營養價值你知道嗎? 牛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喜愛的飲食之一。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二,是“國際牛奶日”。喝牛奶的好處如今已越來越被大眾所認識。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維生素D等,包括人體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部氨基酸,消化率可高達98%,是其他食物無法比擬的。 功效 牛奶中的一些物質對中老年男子有保護作用,喝牛奶的男子身材往往比較苗條,體力充沛,高血壓的患病率也較低,腦血管病的發生率也較少。 牛奶中的鈣最容易被吸收,而且磷、鉀、鎂等多種礦物質搭配也十分合理。孕婦應多喝牛奶;絕經期前后的中年婦女常喝牛奶可減緩骨質流失。 牛奶加蜂蜜可改善兒童貧血。 牛奶還是美容護膚的佳品。古羅馬帝國時期,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深信牛奶的潔膚、柔膚
牛奶是大家公認的營養品,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等眾多的營養成分,如果說08年之前大多數人對牛奶還是認可的態度,那么當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很多人對牛奶的態度有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轉折,有的人從此拒絕了牛奶,而更多的人選擇了對牛奶的小心翼翼。 原本一些與牛奶相關的流言,也再度借著人們對牛奶的質疑而蔓延開來…… 牛奶不能和很多食物搭配否則就是白喝?鈣會變成結石后會腹痛難忍?即使在喝完一段時間后還要避免各類食物的攝入?太多關于牛奶的言論滿天飛,而太多的人居然相信了這些可笑的傳言,于是有的人餐桌上再難覓牛奶的蹤影。 面對我們身邊各式的食材,能與牛奶攜手的朋友就真的那么少嗎?事實會告訴你這一切都不是真的,牛奶其實并不孤獨。 1、牛奶的朋友—糖 流言蜚語: 很多報道指出喝牛奶不應該加糖,糖會在體內分解成酸,與牛奶所含的鈣
很多人都喜歡喝牛奶,但是你知道嗎?牛奶也分種類的哦,什么類型的牛奶適合什么年齡段的人你了解嗎?跟著小編一起學習吧,來看看牛奶都分為哪幾種。 巴氏消毒奶———采用巴氏消毒法滅菌,需全程在4℃-10℃冷藏,較為流行。最大程度的保留牛奶中營養成分。保質期較短的牛奶多為巴氏消毒法消毒的“均質”牛奶,用這種方法消毒可以使牛奶中的營養成分獲得較為理想的保存,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牛奶消毒方法之一。 所謂的“均質”,是指牛奶加工中的新工藝,就是把牛奶中的脂肪球粉碎,使脂肪充分溶入到蛋白質中去,從而防止脂肪黏附和凝結,也更利于人體吸收。保質期一般在48小時以內,它們的營養價值與鮮牛奶差異不大,B族維生素的損失僅為10%左右,但是一些生理活性物質可能會失活。 常溫奶——&mdash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鋅補充劑能夠緩解普通感冒的嚴重癥狀,并縮短病程。 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醫學期刊《循證醫學數據庫》上,研究人員分析了涉及1360人的15項實驗得出的數據,以此得出推斷:在出現感冒癥狀的第一天就服用鋅糖漿、鋅錠(治感冒藥)或者鋅片,能夠有效抑制病情,不僅能夠減輕癥狀,還能縮短病程;感冒7天以后,與那些服用安慰劑(指不含任何藥理成分的制劑或劑型,外形與真藥相像,如蒸餾水、淀粉片或膠囊等)的患者相比,服用鋅的患者好得更快。 科學家認為,這項研究更重要的意義是能讓小孩子少用抗生素。事實上,抗生素對于那些病毒導致的感冒和流感毫無作用,并且過度使用會導致耐藥,而抗生素濫用的現象很嚴重,尤其是兒童感冒。孩子再感冒,家長朋友們不妨試試讓孩子補充鋅,少用抗生素。 印度昌迪加爾醫學教育與研究學校研究生學院的米紐·辛格博士負責這項研究,他說:“這項發
嬰幼兒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就是鐵,它是人體紅細胞的重要組成原料,也是某些酶的組成部分,如果缺乏,就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寶寶就不想吃,消化不好,面色蒼白,精神不集中,愛哭鬧,抵抗力下降等。那么,寶寶缺鐵怎么補呢? 一歲以內的孩子,添加雞蛋黃、動物血、瘦肉、豬肝等,都是補充鐵的良好途徑。1歲-1歲半的孩子,除了每日的雞蛋、肉類食品外,每周2次肝類食品,可以基本滿足孩子鐵的需要量。只有少數罹患缺鐵性貧血的寶寶,才需要服用鐵劑。一般孩子,媽媽用鐵鍋炒菜、煲湯,并適量放一點醋,讓鐵鍋溶出微量的鐵元素,就可以滿足孩子的正常需要。 幼兒補鐵的幾點建議: 1.因為維生素C是著名的還原劑,可使三價鐵還原成易吸收的二價鐵,所以在寶寶服用鐵劑的時候,加服維生素C或多吃富含維C的蔬菜水果,如西紅柿、柑橘、獼猴桃等,都有利于鐵元素的吸收。 2.堿性食物如黃瓜、胡蘿卜、蘇打餅干等,可中和胃
人體的無機鹽中,以鈣量為最多,其中99%存在于骨和牙齒中,成為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嬰兒缺鈣可患佝僂病及牙齒發育不良、心律不齊和手足抽搐、使血凝不正常易于流血不止等癥。那么,如何給嬰兒補鈣才科學呢? 嬰兒每天需要的鈣量: 0~6個月:300毫克/日 6~12個月:400毫克/日 當寶寶每天的魚肝油需要量得到滿足時,1歲內母乳喂養的寶寶每天可從母乳中得到225~250毫克的鈣元素,所以對6個月內母乳喂養的寶寶,并不強調額外補充鈣,而6個月~1歲母乳喂養的寶寶也只要稍微額外補充一些鈣就夠了,即每天給予75~100毫克的鈣元素。 如果媽媽在哺乳期間補充鈣劑充足,6個月內的母乳喂養寶寶,可以不額外補充鈣劑。 嬰兒補鈣的基本原則: 1、食補必須選對食物 無論是鈣的含量還是鈣的被吸收率,奶類是最佳來源,母乳最優,其次是配方奶,再后是鮮奶。除了奶類,魚
寶寶生長發育階段,除了照顧到寶寶身體的發育,更要注意寶寶的大腦發育,想要寶寶變得更加聰明,就多給寶寶吃以下9種食物吧。 ●魚類 古人有“魚之味,乃百味之味,吃了魚,百味無味”之說。魚類中富含的球蛋白、白蛋白、含磷的核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鐵、維生素B12等成分,都是幼兒腦部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素。有專家認為淡水魚所含不飽和脂肪酸沒有海魚高,而且今天中國的淡水魚養殖水域污染較嚴重,因此建議,孩子食用淡水魚和海水魚的比例最好為1∶2。 ●核桃仁 核桃仁能益血補髓、強腎補腦,是強化記憶力和理解力的佳品。核桃最適合腦力工作者,尤其是白領女性和小孩子吃,因為這部分人往往用腦過度,很耗傷心血,常吃核桃能夠補腦,改善腦循環,增強腦力。父母可以燉核桃粥給孩子吃,也可以將搗碎的核桃仁與黑芝麻攪拌后,做成餡餅或包子給孩子吃。核桃仁含油脂較多,不易消化,一般3~6
孩子聰不聰明跟后天的環境及生活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尤其是孩子的飲食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展,那么,哪些營養物質能讓孩子更加聰明呢? 日本營養學家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的腦力發展取決于所攝食物營養素是否平衡。 專家們指出,有8種營養物質對兒童腦力發育至關重要: (1)脂肪。充足的脂肪能加快腦功能發育速度,而食草類家畜的脂肪最易被兒童所吸收。 (2)維生素C。人的智商高低,與血液中的維生素C含量密切相關。充足的維生素C能使兒童腦功能敏銳,故應常在草莓、金針菇、桔子和西紅柿中攝取。 (3)鈣。足量的鈣質能使大腦保持持續工作,故海產品、魚類和骨頭湯應是兒童常見的桌上菜。 (4)蛋白質。蛋白質是保證大腦從事復雜智力活動的基本物質,故雞蛋、魚類、奶類、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必不可少。 (5)維生素B。此類物質可調節腦神經功能和起營養神經作用,并可
奶奶常說,這日子是一天天的好。我們當初生娃,哪里像你們現在專人這么細心在帶,還定期打防疫針,還補這補那的。奶奶所謂的補這補那,總結起來就是“補鈣補鋅補維D”云云。時代不同嘛,微量元素不可缺。 這不,今天帶兒子去打防疫針,醫生說寶寶正在長牙牙,要開點鈣片來補鈣,另外,食物中的鈣質也要去補充哦。那么,含鈣高的食物有哪些呢?醫生主要介紹了幾種。 含鈣高的食物一個是蝦皮。不要小看小小的蝦皮哦,其實蝦皮的含鈣量很高,很適合給寶寶吃的。剁碎了拌稀飯,或者和稻米一起去打米糊,都是可取的哦。不過蝦皮含鹽多,還含砷,所以蝦皮用前先用水煮20分鐘再撈出,這樣可去鹽去砷。 還有一個是海蠣干,海蠣干補鈣也是杠杠的。海蠣干這么硬,寶寶怎么吃?醫生建議洗凈燙軟剁碎了和稀飯下去熬煮成爛粥給寶寶吃,或者和稻米一起去打米粉,做米糊給寶寶吃。煮出來的米糊是黃燦燦的哦。 黑芝
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鉛中毒,近兩年我國兒童鉛中毒事件真所謂層出不窮。早在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兒童衛生合作中心組織了第一次中國兒童鉛中毒情況調查,共調查了廣州、大連、青島、成都、哈爾濱、武漢、北京等15個城市0到6歲的兒童17141名,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5個城市中,有7.35%~10.45%的兒童血鉛水平大于或等于100微克/升。 兒童鉛中毒的癥狀表現 兒童每升血液當中的鉛含量應不超過99微克,在100到199微克之間為高鉛血癥;200到249微克為輕度鉛中毒;250到449微克為中度鉛中毒;超過450微克就是重度鉛中毒。 對兒童來說,鉛中毒常見的癥狀主要是神經系統和生長發育方面的表現,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易沖動、愛發脾氣、啃手指、學習成績下降等;同時會干擾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導致鈣、鐵、鋅缺乏以及貧血癥狀。 嚴重時(中程度以上),還會出現體格生長發
寶寶鉛超標會影響智力發育,因此如何預防寶寶鉛超標就是媽媽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課了,以下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預防寶寶鉛超標。 預防寶寶鉛超標日常生活中媽媽們一定要注意下面幾點: 寶寶應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特別注意在進食前洗手。 應給小兒勤剪指甲,指甲縫是特別容易匿藏鉛塵的部位。 經常清洗寶寶的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小兒放到口中的物品。 位于交通繁忙的馬路附近或工業區附近的居室,應盡可能經常地用濕揩布抹去寶寶能觸及部位的灰塵。食品和奶瓶的奶嘴上面要加罩。 不要帶寶寶到汽車流量大的馬路和鉛作業工廠附近散步、玩耍。 直接從事鉛作業勞動的工人在下班前必須按規定洗澡、更衣后才能回家。工作場所可能存在鉛污染的工人和終日在馬路邊工作的人員在下班前也應更衣、洗手。不要將工作服和家人、寶寶的衣服一起洗滌。 以煤作為燃料的家庭應盡量多開窗通風。 寶寶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