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知道的微量元素無外乎就是鐵、鋅、碘。每一種微量元素對我們的人體都起著哪些作用?小編還是在這里給您做個介紹吧!供您參考。 您也許不知道,實際上人體是由各種元素組成的,經測定發現,人體中幾乎含有地球表層存在的90余種元素。根據元素在人體中含量的不同,可分為:①常量元素:碳、氫、氧、鈣、磷、硫、鉀、鎂、鈉、氯,共占體重的99。9%,是構成人體組織的主要元素;②微量元素:約占人體體重的萬分之五,如鐵、鋅、銅、鈷、鉻、錳、鑷、錫、硅、硒、鉬、碘、氟、釩共14種。這些元素雖含量甚少,卻是人體所必需的,對人體的發育及許多臟器的生理功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下就人體所需主要微量元素的作用說明如下: 1、鐵:是人體需要量最多的微量元素,其中30%左右構成血液中紅血球的主要部分—血紅蛋白,血紅蛋白行使將氧運送至全身各個組織器官的職能,以完成機體氧的代謝。鐵的正常需要
微量元素的攝取與寶寶生長發育密切相關。寶寶一旦缺乏微量元素時,可能會引起食欲不振,多動癥,睡眠質量不好,易煩易燥。寶寶痛苦,家長擔憂。寶寶缺乏微量元素有哪些原因?請看下文。 寶寶缺乏微量元素的常見原因有: 1.飲食搭配不當,攝入量不足:如果長期缺乏動物性食物,或長期食用加工不當的食品,都會引起微量元素不平衡。食品加工精制過程中可使微量元素大減,如食糖(片糧、黃糖)含鋅量高,加工后喪失鋅達98%,小麥、精大米、粗面粉加工后含鋅減少。 2.小兒喂養不當,形成不良飲食習慣,從小挑食、厭食等也容易缺乏微量元素,特別是容易缺鋅,缺鋅可反過來影響食欲,導致微量元素和其它營養素攝入不足。 以大米為主食,大米是磷高鈣低的食物,常造成鈣磷比例失調,以此為主食的人群更易缺鈣。 3.需要量增加:人從母體到出生后,整個生長過程都離不開微量元素。隨著人體的生長發育,需要量不斷增加,骨骼、
我們都知道,微量元素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著積極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那么,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的微量元素有哪些?兒童需要的礦物質又有哪些? 礦物質也稱無機鹽,分為宏量元素與微量元素兩大類。宏量元素有碳、氫、氧、氮、鈣、磷、鉀、鈉、氯、鎂、硫,共占99.95%。微量元素有鐵、鋅、銅、錳、鉻、鉬、鈷、硒、鎳、礬、錫、氟、碘、硅等共41種。這些元素,雖不能供給熱能,但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 (1)構成骨骼主要成分。 (2)維持神經、肌肉正常生理功能。 (3)為多種酶和大分子活性物質的組成成分。 (4)調節人體滲透壓、電解質和酸堿度,以保持平衡,比如鈉、鉀、氯對維持滲透壓與酸堿平衡起重要作用。而鈣、磷則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鎂和鈣還有調節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微量元素鋅、銅、碘對兒童生長發育有更密切的關系,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
目前我國的剖腹產率已經接近50%,有些醫院更高達80%。很多準媽媽認為剖腹產可以少受罪而選擇剖腹產。但是,剖腹產的寶寶比起正常產道分娩的寶寶來,可能會出現免疫力低等情況,導致其出生后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比如肺炎等。其實,剖腹產寶寶出生后,完全可以通過恰當的養育和早教方式,把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降至最低。 相對于其他產品而言,奶粉作為一個專門以提供營養為目標的產品類型需要更多的技術投入和開發,才能夠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品質符合人們的需求。在人生成長和發展的初期,嬰幼兒所需要的營養元素豐富而復雜,必須以世界先進的技術類型為依托,才能夠生產出在最大限度上滿足嬰幼兒成長需求的產品。 近日,關于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安全、營養及品質等再一次被廣大消費者重視起來,而關于寶寶不同的出生方式是否應該食用不同的嬰幼兒奶粉話題也引起大眾的熱議,因此專家建議剖腹產寶寶在出生后,最好是食用剖腹產專用奶粉,對新生
微量元素雖然占人體體重的比率不大,但作用非常巨大。微量元素參與激素和維生素的合成,對人體代謝的調控 有密切關系;是人體重要生物化學反應基礎酶的組成成分或激活劑,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影響生長及發育。 研究表明,我國寶寶最容易缺乏鐵、碘、鋅三種微量元素。 缺鋅會在造成兒童喪失味覺,食欲不振甚至性發育遲緩;缺乏碘會出現甲狀腺腫大,甚至癡呆;缺乏鐵會造成免疫力下降,甚至缺鐵性貧血。可以說,缺乏這3種微量元素的其中一個都不可以,因此,建議家長要及時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飲食全面,避免微量元素缺乏是很必要的。 兒童缺乏微量元素,與挑食、膳食不平衡有關。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種微量元素,首選食補。如缺鐵可多吃動物肝臟、血制品及肉類,并注意補充維生素C;缺鋅可多吃一些動物肝臟及貝類海產品;補碘可通過食用碘鹽、海帶等補充,另外要食用完整的食品,即未經精制或只經過部分精制的食品,做到食品多樣化。
維生素B是我們人體內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B,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富含維生素B呢? 維生素B1 維生素B1又名叫硫胺素,是最早發現的一個水溶性維生素。1926年荷蘭科學家首先從0.9噸米糠中提煉出了5克純的維生素B1.現在世界各國都可以用化學合成方法生產維生素B1,作為藥用或食品強化劑,1977年美國合成的維生素B1已達到300噸。 維生素B1在酸溶液中比較穩定,而在堿性溶液中易被破壞。在人體內維生素B1主要以焦磷酸硫胺素的形式作為羧化酶的輔酶存在,這種酶為碳水化合代謝所必需,其營養作用是參加丙酮酸(糖在體內的代謝物)的進一步代謝,在焦磷酸硫胺素的參與下將丙酮酸代謝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缺乏維生素B1,則丙酮酸就會堆積在細胞中,產生一系列的癥狀。其次,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另一中間代謝物a酮戊二酸也需要維生素B1才能進一步代謝。
大家都知道,沒有鹽的菜是寡然無味的,因此鹽在我們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但你知道嗎?對于孩子來說,吃鹽不能像大人一樣根據自己的口味來,而是要適可而止,如果寶寶吃鹽吃的多了,會帶來以下6大危害。那么,寶寶吃多少鹽合適呢? 6個月內輔食不用加鹽,1歲內別額外加鹽,1~3歲盡可能少放鹽.1~6歲每天食鹽不應超過2克. 小兒多吃鹽的六大危害 1,唾液減少; 2,誘發上呼吸道疾病; 3,口腔黏膜喪失抗病能力; 4,缺鋅; 5,增加心、腎負擔; 6,養成高鹽飲食習慣,有心血管疾病隱患.
嬰幼兒最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是鐵、鋅和碘。半歲以后的孩子,就很容易缺鐵,怎樣從膳食中獲取足夠的量來預防其缺乏?一歲以內的孩子,添加雞蛋黃、動物血、瘦肉、豬肝等,都是補充鐵的良好途徑。 補鈣 一般說1歲內的小兒每日需要鈣為500毫克,1歲以上逐漸增多,3歲以后達1200毫克,與成人相似。除去每日食物中的鈣外,可以用鈣劑補足缺少的量。食物補鈣較藥物更安全。母乳及母乳化配方奶是嬰兒首選的補鈣食品。較大的小兒每天吃300毫升左右的奶,加上蔬菜、水果、豆制品、蝦皮或魚肉,就可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在特殊情況下,如患佝僂病、結核病、用激素類藥物治療等需用鈣制補充,此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小兒平時要多吃富含鈣的食物,例如青花菜、豆芽、甘藍菜、芹菜、甜菜、青菜、胡蘿卜等都含有容易吸收的鈣質。核桃、松子仁、花生等堅果類也含有豐富的鈣。豆類含有較多的鈣,如黃豆、綠豆、赤豆、扁豆、豆制品有豐富的鈣
很少有人了解銅對健康的重要作用,所以對銅也重視不夠。銅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缺銅會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使人體乏力,導致腦功能損傷,危及健康,尤其是第寶寶,所以寶寶缺銅會對身體發育有著很大的影響。那么,寶寶缺銅有哪些癥狀呢? 銅是肌體內蛋白質和酶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特殊的微量元素之一。研究結果表明,至少有20種酶含有銅,其中至少有10種需要靠銅來發揮作用。嬰兒的生長,骨骼的強化,紅、白細胞的成熟,鐵的運轉,膽固醇和葡萄糖的代謝,心肌的收縮,以及大腦的發育,都需要銅。 最新研究表明,飲食中缺銅的孩子身高會比同年齡段的孩子的平均身高低,這是因為,銅組成體內許多生物酶的輔酶,參與結締組織、骨骼和骺軟骨的新陳代謝。血清銅降低會導致骺軟骨生長停滯不前,進而影響孩子身體發育。 缺銅對健康造成的危害性要超過銅過量所造成的危害,對于兒童和上了年紀的人更是如此。銅缺乏癥比較
為了孩子能長得更高更壯,很多家長都在給孩子補鈣,其實給孩子補鈣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食物,下面小編就為您介紹兩種最適合嬰兒補鈣的食物。 嬰兒已經可以使用一些成人食品了,這對于父母們來說應該是一個好消息,這不僅說明了你的寶寶又長大了,而且我們在給寶寶補充營養的時候也就方便很多了。在通過飲食給寶寶補充營養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就是補鈣,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骨骼的發育是身體發育的基礎,而骨骼的發育自然是離不開補鈣的。其實給嬰兒補鈣是很簡單的,有很多嬰兒可以食用的食品都具有很好的補鈣效果。其中鈣質含量最為豐富的就要數芝麻和蝦皮了。 第一名:芝麻 大家不知道吧,其實含鈣量最高的食物是芝麻,每100克芝麻醬中的鈣含量為1057毫克,比蔬菜和豆類都高得多。另外,芝麻醬的營養非常豐富,經常吃不僅能防止頭發過早變白或脫落,且還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作用。不僅如此,經常吃芝麻醬還可以增加皮膚
補鈣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重要,但是對于身體各項機能發育都還不完善的新生兒來說,補鈣就要格外小心,很多家長最不放心的就是新生兒補鈣過程中不會不會便秘,關于這個問題,我們看看下文是如何解答的。 新生兒補鈣會便秘嗎? 專家解析,補鈣過量且方法不得當的話,很容易引起寶寶便秘,甚至會有厭食、惡心、消化不良等現象。所以新生兒補鈣一定要適量。 為什么新生兒補鈣過量或者不當會便秘呢?因為鈣元素進入新生兒體內后,易與腸道的食物殘渣相結合,形成不溶解的硬物質,使寶寶難以排出,造成便秘。 溫馨提示: 在專家介紹完“新生兒補鈣會便秘嗎”后,小編將提醒各位媽媽們如何正確給新生兒補鈣。 1)聽從醫生的指導,適量補鈣。 2)均衡飲食,健康補鈣。 3)補鈣期間不吃菠菜及乳類制品。
大腦所獲得的外界的信息中,多半以上是依靠視覺獲得的,良好有效的視覺刺激,能讓孩子更清晰、精確地感知、接受、加工外界信息刺激,促進大腦的開發,提升智力水平。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視力發育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充足的營養則是視力發育的物質基礎。 維生素A 維生素A對于維持人體的正常視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合成視覺感光物質的重要原料,如果缺乏維生素A,眼睛對弱光的感受能力就會下降,使幼兒在弱光環境下不能看清楚物體。正常兒童在日常的輔食中就可以補充維生素A,如胡蘿卜、動物肝臟等。需要我們注意的是,補充維生素A不能急于求成,一旦過量補充,也很容易引起維生素A中毒。 ?;撬帷∨;撬岽罅看嬖谟谌梭w視網膜中,能提高視覺機能,促進視網膜的發育。同時,它還可以提高人體眼睛的角膜有自我修復能力,對抗眼疾。當視網膜中的牛磺酸含量降低時,視網膜的結構和功能都可能出現紊亂,這對視力發育
魚肝油是一種常用的嬰兒輔食,主要含有維生素A和D。維生素A對于維持夜間的視覺和上皮細胞的完整有重要作用,攝入不足會患夜盲癥;而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質的吸收及骨骼的鈣化,嬰兒缺乏維生素D會患上佝僂病。由于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較低,所以嬰兒從出生后第1—3月開始就應酌情添加魚肝油以促進鈣磷的吸收。北方冬季光照不足,佝僂病發病率較高,此時補充魚肝油就尤為重要。 小兒每日需要維生素A1000—1500國際單位,而維生素D的需要量則為400國際單位,兩者比例應保持在3—4∶1。比例失調會引起中毒。新型的魚肝油制劑兩者的比例為3∶1,中毒現象已較少見,盡管如此仍須加以警惕。 維生素A中毒發病緩慢,常表現為毛發脫落、皮膚干燥、奇癢難忍、食欲不振、易于激動、皮膚皴裂以及肝脾腫大。有些兒童還會出現維生素D中毒,表現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同時伴有血鈣過高以及腎功
許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寶寶微量元素的檢測,那么微量元素的檢測方法有哪些呢?這些檢測方法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呢?在這里,親親寶貝小編就整理出寶寶微量元素的檢測方法,一起來了解下吧。 檢測人體微量元素有"尿檢"、"乳檢"、"血檢"、"發檢"等多種。比較常用的有"血檢"和"發檢"兩種。血液和頭發都可以準確測定微量元素,都與疾病的發生有關。 目前我國的各級醫療保健單位,尤其是婦幼保健單位、兒童醫院、綜合醫院等,已經將人體元素(鉛、鋅、銅、鈣、鎂、鐵等)檢測作為常規項目。目前可用于人體微量元素檢測的方法有:同位素稀釋質譜法、分子光譜法、原子發射光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法、生化法、電化學分析法等。但在臨床醫學上廣泛應用的方法主要為生化
寶寶需要做微量元素檢查嗎?這是許多家長都有過的疑問,的確,微量元素很關鍵,如果寶寶缺乏某類微量元素,則會影響到寶寶的成長與健康,那么,是否寶寶有必要做微量元素的檢查呢?下文就給出的具體解答,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半歲后需要重視微量元素檢查。 目前寶寶進行的微量元素檢查主要是在定期體檢時,通常是半歲以后的檢查很重要,每年檢查一次。6個月以內的寶寶一般以母乳為主,完全可以確保充分補充各種微量元素,不必做檢測。6個月以后,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可能會出現添加不及時或不足的情況,這時醫生會通過詢問父母的喂養情況,結合寶寶的身體表現,決定是否進行檢測。對再大一點的寶寶,醫生則會根據是否挑食、偏食,是否反復生病,是否先天不足等情況進行檢測。 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測結果只能作參考 微量元素檢測只是一種篩查手段,檢測結果并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只能是一個參考。因為孩子體內的微量元素含量
各種微量元素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媽媽們時刻應該注意寶寶是否缺少某類微量元素,那么,寶寶體內各種微量元素缺乏分別有哪些癥狀呢?請看下文給出的詳細解答及具體指導: 1、鋅缺乏:厭食,生長發育慢 表現:食欲降低是嬰幼兒缺鋅的早期表現之一。缺鋅的孩子味覺減退,對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長發育遲緩,身材矮小,體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復感冒或腹瀉;易患復發性口腔潰瘍;缺鋅還會損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現厭食。 富含微量元素鋅的食物:生蠔、山核桃、扇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豬肝、牛肝等。 2、鐵缺乏:貧血,注意力下降 表現:缺鐵性貧血對于育齡婦女和兒童的健康影響非常嚴重,重度缺鐵性貧血可增加兒童和母親的死亡率。缺鐵會損害兒童智力發育,使嬰幼兒易激動、淡漠,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還可造成兒童、青少年注意力、學習能力、記憶力異常。鐵缺乏的幼兒,鉛中毒的發生
對于缺鐵元素的寶寶們,媽媽一定要知道如何科學的為寶寶補鐵,其實補鐵的最好方法是通過飲食補給,因為食補是最為天然而又安全的方法,那么,寶寶補鐵吃什么最好?請看下文由親親寶貝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款寶寶補鐵食譜。 豬肝瘦肉粥 原料:鮮豬肝50克、鮮瘦豬肉50克、大米50克、油15毫升、鹽少許。 做法:將豬肝、瘦肉洗凈,剁碎,加油、鹽適量拌勻,將大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粥將熟時加入拌好的豬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 菠菜豬肝湯 原料:鮮豬肝100克、鮮菠菜200克、油15毫升、鹽少許。 做法:將菠菜洗凈,切碎,豬肝切成小薄片,用油、鹽拌勻,備用;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沸后加入菠菜及豬肝,煮至豬肝熟即可。 芝麻花生糊 原料:黑芝麻、花生仁(連衣)各若干,白糖15克。 做法:將芝麻、花生仁洗凈,炒熟后研成粉末,每次各取15克,加入開水
寶寶的成長與發育離不開鈣元素的補充,特別是三個月左右的小寶寶,有的已經開始出現缺鈣的特征,如果缺鈣嚴重的話,媽媽們就要考慮給寶寶補鈣了,那么如何補呢?請看下文給出的相關指導: 首先建議媽媽最好先帶寶寶做一個微量元素,正常母乳和奶粉中含有大量的鈣劑,足可以滿足三個月寶寶的需求,但是如果寶寶體內缺乏維生素D,就會使鈣不能正常吸收,所以寶寶一定要補充魚肝油。 正常寶寶補充魚肝油最佳的時間是在出生后半月到二周歲之間,如果寶寶沒有明顯的缺鈣征象,就不要額外補充鈣劑了,只要每天吃魚肝油400IU—800IU至二歲,北方地區可延長至三歲,這是預防量,另外陽光照射皮膚也是鈣劑吸收最好的方法,現在是夏季,可以讓寶寶多曬曬太陽,每天二小時,但不要在強烈的陽光下直射。 缺鈣早期:患兒在喂奶及睡眠時頭部多汗,多汗引起局部刺激,因而小兒喜歡搖頭。搖頭時,枕部受到摩擦,日久而致脫發。
鐵是人體內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重要的微量元素。血紅蛋白的功能主要是輸送氧到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并把組織代謝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運輸到肺部排出體外。 鐵還是人體內氧化還原反應系統中一些酶及電子傳遞的載體,也是過氧化氫酶和細胞色素等的重要組成部分。鐵缺乏可使血紅蛋白含量和生理活性降低,引起攜帶的氧明顯減少,從而影響大腦中營養素和氧的供應。 人體中的鐵元素有60%~70%存在于血紅蛋白中,其余大部分貯存于肝、脾、骨髓等組織中,是人體許多正常生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鐵還是人體內氧化還原反應系統中一些酶及電子傳遞的載體。鐵還與免疫功能、消化功能以及神經行為等有著密切的關聯。 寶寶缺鐵往往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發病多在6個月~3歲,大多起病緩慢,不為媽媽所注意,到就診時多已為中度貧血。因此,掌握鐵缺乏的臨床表現有助于媽媽及早發現寶寶的缺鐵癥狀。 1.一般表現:皮膚黏
很多家長給孩子補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喝牛奶,殊不知不小心就讓走進了補鈣的陷阱,那么,寶寶喝牛奶補鈣最易誤入的陷阱有哪些? 人說牛奶是最好的補鈣品,可是爸爸媽媽們在給孩子喝牛奶補鈣的時候要注意了,不要過分的給孩子喝牛奶??赡芎芏嗳四X海里會打很多問號,別急,咱們先來看一個例子。之后你就會知道為什么了? 案例: 小琪今年5歲,上幼兒園中班,很會畫畫,體能也很好,但就是語言表達比同學差了一些。小琪最喜歡上幼兒園的原因是可以吃點心,尤其園里最近經費充裕,每天會給小朋友2杯鮮奶、幾包餅干與乳酪條。老師告訴媽媽,小琪最近懶懶的,和以前好像不大一樣,聽力也比較差,常常沒聽到同學或老師在叫她。 媽媽帶小琪看小兒科醫師后,才發現小琪有嚴重的中耳炎且耳膜有破洞,要趕緊服用抗生素,而且有可能要做引流手術。小琪媽媽一聽到要動手術,不免擔憂心急起來,只怪自己平時太專注于工作,沒有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