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是每對育齡伴侶都要面對的難題,女性在一生中約有30年左右的時間需要避孕,什么樣的避孕措施對女性的身體最安全?
月經是女性生殖系統發育成熟的標志,生育年齡的女性如發現自己月經頻繁“遲到”,怎么辦?
一般女性年齡越大患
乳腺癌的風險也就越高,但是年輕女性真的可以與乳腺癌“絕緣”?
【細節1】:避孕 為安全避孕上一道“保險栓”
避孕是每對育齡伴侶都要面對的難題。女性在一生中約有30年左右的時間需要避孕,避孕失敗引起的
意外妊娠不僅會讓她們的心情瞬間跌入谷底,還可能使身體與心理受到雙重傷害。
對于避孕措施的選擇,許多女性表現各異。一項由新浪網女性頻道發起的“你所了解的避孕方式”大型調查結果顯示,大約有92%的女性及其伴侶對避孕方式缺乏科學認知,23%的女性甚至認為
避孕藥會影響生育。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酆豫增教授特別提醒育齡女性:只有為自己制訂一套長期、安全的避孕計劃,才能真正為意外
懷孕上一道“保險鎖”。過多求助于緊急避孕藥或
體外射精等危險避孕方式,只會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
別過度依賴“臨時救生圈”
并非所有女性都懂得選擇科學、合適的避孕方式。本次調查顯示,超過40%的女性會在1年使用1次以上的緊急避孕藥,近13%的女性把緊急避孕藥作為常用的避孕手段。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酆豫增教授表示,如果緊急避孕藥1年服用3次以上,那么它的效果就遠不如常規避孕方法可靠,并且容易對下次月經周期產生一定影響。因此,緊急避孕藥只可作為避孕失敗后的補救措施,而不能作為常規避孕手段。
初服者可由最低劑量入手
其實,在許多發達國家,口服避孕藥是婦女最常用的避孕方式。中國女性對口服避孕藥的認知不足主要源于缺乏對于口服避孕藥副反應和使用安全的正確認識,包括過度恐懼口服避孕藥中所含雌激素。
據專家分析,早期的口服避孕藥的雌激素含量較高,容易使女性出現體重失衡,頭暈、
惡心、乳房觸痛等輕微不良反應。為了降低副作用,多數藥物中的雌激素含量已經從150微克降到了目前的30微克左右。目前已問世的20微克超低雌激素含量口服避孕藥則可以將由激素產生的不良反應降至最低。因此,專家建議,初服者可以嘗試選擇這類最低劑量口服避孕藥,更好地減少
缺鐵性貧血等副反應的發生。
主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