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過子癇前期還可以再要寶寶嗎 可以,但再次妊娠時要更加小心謹慎。 第一次懷孕時得過子癇前期的女性,再次妊娠患病幾率會更高。但這也不意味著一定會患病,只要準媽媽孕期多加注意,定期監測血壓情況,并遵醫囑做好預防準備,繼續妊娠還是可以的。 子癇前期二胎復發幾率 子癇前期二胎復發率高達25%。 另外,第二胎復發的子癇前期,發生時間更早,子癇、早產、小于胎齡兒及圍產兒死亡的發生率更高,所以一般建議這樣的孕媽媽要慎重考慮二胎。 二胎如何預防子癇前期復發 1、藥物預防 常見的藥物預防包括阿司匹林和鈣劑,除此之外低分子肝素預防子癇前期的復發也有著一定作用,抗氧化劑一氫氣可以降低胎盤組織炎性分子,有效減少尿蛋白,但仍處在試驗階段,有待進一步研究。 常見用法: (1)、
子癇為什么不能順產 患有子癇的孕媽媽本身就有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等身體不適,有些還會出現凝血、血小板等異常,這種情況若是沒有得到控制,順產時受到疼痛刺激,會加重血壓升高,造成不良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母嬰死亡。 子癇可以順產嗎 要分情況而定。 若生產時僅為輕度子癇前期且無進展,無明顯分娩禁忌癥,如沒有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傷、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異常等情況,可行經陰分娩,在產程中和分娩時要嚴密監控血壓和防止抽搐,如血壓控制欠佳,胎兒心動過緩,出現胎兒宮內窘迫等情況,可酌情改行剖宮產終止妊娠。 若為重度子癇前期,血壓控制欠佳,且伴隨母體多個臟器功能不全,或胎兒宮內窘迫等情況時,綜合評估下是不建議順產。 子癇終止妊娠的方法 終止妊娠的方式有陰道分娩和剖宮產兩種,重度子癇前期終止妊娠
子癇評估是檢查什么 子癇評估是檢查孕期準媽媽患子癇的幾率。檢查內容包括常規檢查,如量血壓、稱體重、檢查尿蛋白等,查看尿液里是否含有尿蛋白。另外,懷孕期間還一定要做好產前檢查,因為有一些產科并發癥很難避免,尤其是妊娠高血壓疾病。若發現血壓高于標準,或出現尿蛋白癥狀,孕婦自身有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等表現,就有可能是子癇,要及時治療。 子癇評估有必要做嗎 高危孕婦有必要做子癇評估。 子癇為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對母嬰危害極大,為了孕期健康順利,減輕母兒安全存在隱患,小編認為屬于子癇高危的孕媽媽有必要是做評估檢查。同時孕期還應嚴密監測血壓、尿蛋白,一旦發生意外要及早就醫治療。 哪些孕婦容易發生子癇 1. 年齡≧40 歲 高齡孕婦由于生理基礎情況的下降及心理緊張等因素影響,較年輕孕婦
子癇低風險是什么意思 子癇風險評估檢查結果為低風險,說明孕期準媽媽發生高血壓、抽筋等子癇前期的概率比較低。 不過這類孕媽媽還是要注意,因為低風險并不是完全就可以放心,平時還應少進食偏咸的食物,增加蛋白質進食,并定期產檢,以免孕期發生意外。 子癇篩查是什么檢查 子癇篩查是孕早期做的一項評估孕婦患子癇幾率的評估檢查。 篩查內容包括常規檢查,如量血壓、稱體重、檢查尿蛋白等,查看尿液里是否含有尿蛋白。另外,懷孕期間還一定要做好產前檢查,因為有一些產科并發癥很難避免,尤其是妊娠高血壓疾病。 孕期準媽媽檢查測出血壓高于標準檢查結果時,或出現尿蛋白癥狀,孕婦自身有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等表現,就有可能是子癇,要及時治療。 孕期怎么做可預防子癇 1、飲食調理 孕期準媽
子癇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子癇發作時會導致患者呼吸暫停,血氧飽和度下降,腦組織缺血缺氧,從而引發腦血管出血,這就是子癇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次,子癇發作還可因窒息或高熱、循環衰竭或神經元興奮毒性損傷而導致死亡。 所以說,子癇是很危險的一種并發癥,約42%的孕產婦死亡由子癇前期導致,孕期一定做好孕檢,密切監測血壓及病情的變化,并遵醫囑治療,以免發生意外。 孕期子癇為什么很危險 1、發病急、危險性大 在孕婦妊娠過程中,子癇在發生那一刻,母親和胎兒就可能會發生很多的問題,因為子癇發生的主要表現是抽搐,一旦抽搐孕婦顱內就會發生一些改變,首先就是顱內高壓,可能腦水腫,腦出血,甚至是腦疝,就那一瞬間,就那抽搐的那一下,可能都已經發生了,大人就會有這么多的問題,所以有時候抽搐過后可能就會有醒不過來的一個情況的發生。
補鈣能降低患子癇前期的風險嗎 有一點的預防作用。 有研究顯示,子癇前期孕婦血鈣含量明顯低于正常孕婦,鈣物質的補充有助于預防子癇前期的發病率,屬于子癇前期的孕媽媽可每天補充1g鈣劑,可降低約50%子癇前期的發生。 同時,妊娠期間內鈣劑的補充還能幫助腹中胎兒出生后患有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幾率。 提醒:也有文獻表示,補充鈣劑會導致HELLP(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風險增加,但基于出現HELLP綜合征風險增加的絕對數很少,我們綜合考慮,認為患者妊娠期補鈣的益處大于引起HELLP綜合征風險的增加。 孕期準媽媽怎么補鈣 1、食補 準媽媽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像是芝麻、牛奶、排骨、蝦皮、海帶都可以去嘗試一下。 2、服用鈣片 中國
先兆子癇病人需要低鹽飲食嗎 應低鹽飲食。 先兆子癇是妊娠高血壓癥的嚴重階段,若準媽媽平時飲食還攝入過多的食鹽,會使血壓升高,同時還會加重水腫的情況,加劇子癇發作。所以,為了健康著想,先兆子癇的孕媽媽應低鹽飲食。 先兆子癇孕期飲食注意事項 1、控制飲食,避免吃太咸的食物,如腌制品、罐頭食品,每日可用食鹽應不超過2克,或醬油10ml/d。 2、維持高蛋白飲食,每天攝取80~90克蛋白質,補充尿中流失的蛋白質。 3、不能吃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大蒜,也不能吃煎炸油膩的食物,如漢堡、炸蝦、薯條等。 4、不能吃冰冷寒涼的食物,如雪糕、龜苓膏等,如果不注意吃了,可能會出現身體酸痛等癥狀。 先兆子癇食譜推薦 鯽魚豆腐湯 原料:鯽魚1條、豆腐400
高血壓 先兆子癇會使孕媽媽的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 診斷依據:妊娠20周后的孕媽媽相隔至少4小時測量出的血壓,都≥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當血管內的血流量減少時,會影響體內的很多器官,如肝臟、腎臟和大腦。而當孕媽媽體內流向子宮的血流減少時,可能會出現影響寶寶的情況發生,比如,發育不良、羊水量減少和胎盤早剝——正式分娩之前胎盤從子宮壁上分離。此外,如果為保障孕媽媽的健康而提前分娩,寶寶可能要承受因不成熟而引起的疾病。 尿蛋白 先兆子癇引起的血管改變,可能會導致孕媽媽的毛細血管內的液體向組織間滲漏,最終引起腫脹(也稱水腫)。而當腎臟的微小血管也發生滲漏時,血液中的蛋白就會進入尿液,若尿液中蛋白過多,就是患病的信號了。 診斷依據:24小時尿蛋白≥0.3g或隨機尿蛋白/肌酐≥0.3或
一般治療方法 復發性子癇前期治療方法與初次患病相同,一般先采用鎮靜、解痙、降壓,改善臟器血液灌流量等治療方法。 鎮靜:夜間休息不好可以給予安定來幫助休息; 解痙:就是子癇前期重度時會出現嚴重抽搐。這種情況需要進行解痙處理,解痙一般用硫酸鎂; 適當降壓:一般來說收縮壓>160mmHg,舒張壓>110mmHg的時候,要考慮降壓,降壓一開始要迅速讓血壓降到150/100mmHg以下,但后期也不能降的太低。太低了之后影響胎盤供血,可能會造成孩子缺血表現; 嚴密監測孕婦的臟器情況,孩子宮內的情況,如果母體或者胎兒出現了異常表現,病情加重的表現,可能需要考慮終止妊娠。 低分子肝素治療 低分子肝素不僅可以有效地預防子癇前期的發病,還可以有效治療子癇前期復發,尤其適用于重度子癇前期以及因胎盤
阿司匹林 孕婦于12孕周時,預防性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可有效地預防子癇前期的復發。推薦每天服用劑量不超過75mg。 研究表明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超過75mg時,可帶來藥物不良反應如產時產后出血、血小板減少等。但是服用劑量≤75mg時,孕產婦病死率、剖宮產率、新生兒心室內出血率以及新生兒其他部位出血的風險并未顯著增加,且藥物副反應降低。 鈣劑 研究顯示子癇前期孕婦血鈣含量明顯低于正常孕婦,鈣物質的補充不足傾向于復發子癇前期。每天補充1g鈣劑可降低子癇前期的發生(約50%)。 但是也有文獻表示,補充鈣劑會導致HELLP(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風險增加,但基于出現HELLP綜合征風險增加的絕對數很少,綜合考慮,認為患者妊娠期補鈣的益處大于引起HELLP綜合征風險的增加。同時,補充鈣劑還能預防糖尿病、原發性高血
藥物預防 常見的藥物預防包括阿司匹林和鈣劑,除此之外低分子肝素預防子癇前期的復發也有著一定作用,抗氧化劑一氫氣可以降低胎盤組織炎性分子,有效減少尿蛋白,但仍處在試驗階段,有待進一步研究。 常見用法: 1、孕婦于12孕周時,預防性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可有效地預防子癇前期的復發。關于阿司匹林的服用劑量,推薦不超過75mg/d。 2、研究顯示子癇前期孕婦血鈣含量明顯低于正常孕婦,鈣物質的補充不足傾向于復發子癇前期。每天補充lg鈣劑可降低子癇前期的發生(約50%)。 3、研究顯示低分子肝素對預防子癇前期的復發有一定作用。滋養細胞異常,可引起子癇前期,而低分子肝素對滋養細胞具有保護作用,進而具有抗凝、抗血栓作用,維持人體內肝素酶和肝素處在相對平衡狀態,防止子癇前期的復發。 體重管理 研究表明,妊娠
子癇前期二胎會復發嗎 復發率很高。 第一胎得了子癇前期孕媽媽,懷二胎時出現子癇前期的概率會很高,復發率可達25%,而且復發性子癇前期的患者再次發生子癇前期時,其發生時間更早,子癇、早產、小于胎齡兒及圍產兒死亡的發生率更高,所以一般建議這樣的孕媽媽要慎重考慮二胎。 一胎有這些異常二胎也容易發生患子癇前期 1. 你的第一個寶寶早產; 2. 或者與你生產時的孕周相比,第一個寶寶小于胎齡; 3. 你有糖尿病; 4. 你有慢性高血壓; 5. 你非常胖。 懷二胎怎么預防子癇前期復發 1、藥物預防 常見的藥物預防包括阿司匹林和鈣劑,除此之外低分子肝素預防子癇前期的復發也有著一定作用,抗氧化劑一氫氣可以降低胎盤組織炎性分子,有效減少尿蛋白,但
HELLP綜合征 HELLP綜合征以溶血、肝酶水平升高及血小板減少為特點,是子癇前期的嚴重并發癥,常危及母嬰生命。 主要癥狀表現:全身不適、右上腹疼痛、體重驟增、脈壓增大。少數孕婦可有惡心、嘔吐等消化系統表現,但高血壓、蛋白尿表現不典型,可通過實驗室檢查確診。 治療:可通過使用硫酸鎂、腎上腺皮質激素、輸注血小板、血液透析和置換、以及終止妊娠來治療。 心腦血管疾病 子癇前期患者,遠期高血壓、靜脈血栓栓塞等疾病發病率增加。 治療:孕28周~34周,如病情不穩定,經積極治療24~48小時病情仍加重,促胎肺成熟后應終止妊娠;如病情穩定,可以考慮繼續期待治療,并建議轉至具備早產兒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大于孕34周孕婦應考慮終止妊娠。 腎衰竭 子癇前期患者遠期發生腎衰竭的風險
子癇前期必須住院嗎 一般孕婦確診為子癇前期,醫生都會建議住院治療。 因為子癇前期有時候進展比較快,可能上午檢查的時候還沒問題,下午就會出現血壓突然增高發病,情況嚴重的還可能引起腦溢血、心力衰竭等并發癥,很是危急。因此,為了保證母體的安全,一般都要求孕婦住院觀察,當孕婦住院一段時間,服用降壓藥后血壓控制的比較平穩,各項檢查沒有異常,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就可以出院、回家觀察了,但仍需要每周都要到門診產檢一次。 子癇前期嚴重嗎 子癇前期屬于產科急癥,發病可危及到母子生命安全,是比較嚴重的疾病。 子癇前期是妊娠高血壓疾病的嚴重階段,血壓>160/110mmHg,同時合并心、腦、肺等器官的損害,且伴隨胎兒發育不良。且隨病情加重,部分患者可以發展為子癇,表現為全身抽搐,嚴重者出現腦血管意外。同時因為孕婦全身血供不足,
子癇前期診斷標準 懷孕20周以后,同時出現血壓升高和蛋白尿,基本上可診斷為子癇前期。 具體診斷標準: 1、妊娠20周后出現血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兩次測量間隔至少4小時)。 2、24小時尿蛋白≥0.3g或隨機尿蛋白/肌酐≥0.3或隨機尿蛋白(+)。 3、也可發生無蛋白尿合并血小板減少,肝腎功能損害,出現肺水腫現象。 重度子癇前期診斷標準 子癇前期伴有下面任何一種表現可診斷為重度子癇前期: 1、收縮壓≥160mmHg,或舒張壓≥110mmHg(臥床休息,兩次測量間隔至少4小時); 2、血小板減少(血小板<100×10 9 /L); 3、肝功能損害(血清轉氨酶水平為正常值2倍以上),嚴重持續性右上腹或上腹疼痛,不能用其他疾病
量血壓 血壓升高≥140/90mmhg是子癇前期的臨床表現特點。 測量注意事項: 1、測量時孕媽媽要注意,應至少安靜休息5分鐘后再測量。 2、測量取坐位或臥位。 3、注意肢體放松,袖帶大小合適。 4、通常測量右上肢血壓,袖帶應與心臟處于同一水平。 測尿蛋白 在身體腫脹的同時,孕婦的血壓升高,尿蛋白水平也很高,那么就很可能是先兆子癇。所以懷疑為子癇前期的孕媽媽需要做尿常規檢查。 診斷標準:尿蛋白≥0.3 g/24 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隨機尿蛋白≥(+)(無法進行尿蛋白定量時的檢查方法)。 檢查注意事項: 1、尿常規檢查應選用中段尿。 2、可疑子癇前期孕婦應檢測 24 h 尿蛋白定量。 常規詢
妊娠子癇產后會復發嗎 有可能會復發。 妊娠子癇多發生于孕晚期和臨產前以及分娩新生兒后24小時內,過了這些高發時間,一般來說產后好好護理是不會復發的。但若是護理不當,在產后42天之內還是有復發的風險,有些還會發展成慢性高血壓疾病,需要長期控制治療。 妊娠子癇產后護理要注意什么 1、產后需要嚴格的監測患者的血壓,而且還要監測患者水腫以及尿液的情況,有異常應該及時向醫生匯報,及早采取措施,使病情得到控制,不至發生過于嚴重。 2、產后要好好休息,避免出現過度的勞累的情況。 3、情緒的方面也需要多加注意,應保持心情平穩,愉悅,不能太過激動,因為受到了刺激,很有可能導致血壓的升高,從而引起子癇的出現。 4、要防止蛋白質攝入不足,肉類、奶類可以調節和降低血壓,大豆中的蛋白質可以保護心腦血管,所以可以適
妊娠子癇會遺傳給胎兒嗎 不會。 妊娠子癇是多發生于晚期妊娠和臨產前的一種高血壓疾病,它不具有遺傳性,所以不用擔心遺傳給下一代。但若是孕媽媽生的是女兒,女兒懷孕時,患妊娠子癇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妊娠子癇是什么 妊娠子癇是指孕婦妊娠晚期或臨產時或新產后,眩暈頭痛,突然昏不知人,兩目上視,手足抽搐,全身強直、少頃即醒,醒后復發,甚至昏迷不醒的疾病,被稱為“子癇”,又稱“妊娠癇證”。 子癇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最嚴重的的階段,它可引起許多嚴重的并發癥。子癇可發生于妊娠期、分娩期或產后24小時內,被分別稱為產前子癇、產時子癇和產后子癇,是產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 妊娠子癇怎么辦 子癇為妊高征的最嚴重階段,是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癇病情的進一步惡化,出現抽搐及昏迷。子癇的護理方式應從以下幾方面做
胎盤早剝 孕婦妊娠子癇發作,體內血管收縮,流向子宮的血流量減少,胎兒身體發育會受影響,另外,胎兒與孕婦是通過臍帶連接的,臍帶通過胎盤吸附在孕婦子宮上,若孕婦子癇發作時胎盤供血不足,就可能使胎盤從子宮壁分離出來,出現胎盤早剝的情況,能危及到胎兒的生命。 影響胎兒生命安危 孕婦妊娠子癇的病情越重,對胎兒的危害越大。因為孕婦在妊娠發作時血壓會持續升高,而血管內的血流量會減少,胎兒肝臟、大腦等很多器官都會缺氧,長時間供養不足,胎兒死于子宮內的可能性很大。 增加寶寶患病幾率 孕婦妊娠子癇病情嚴重時,需要提前分娩,這樣的寶寶很可能會因發育不成熟就出生,以后容易患病。
重視孕前篩查,早期發現高危人群 對于孕前即有慢性高血壓、慢性腎病、SLE及糖尿病史者,應多學科協作,充分評估原發病病情嚴重程度,能否耐受妊娠等;對于尚未控制的高血壓、高血糖及靶器官損害者,應及時干預后再次評估,適時妊娠;其他高危因素,按照個體化原則,制定適宜的干預措施,防止子癇前期、子癇的發生。 如肥胖婦女,孕前體重指數(BMI)≥25者應加強鍛煉,合理安排膳食,均衡營養,在孕前減肥,將BMI控制在18.5~23,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率。 聯合預測,早期干預 對高危人群或已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者,選擇有效的聯合預測方法預測子癇前期-子癇發生,以期早期干預。 在妊娠9~11周血清PLGF降低可作為一種早期的預測指標。有學者提出,以妊娠中期PLGF/ sFlt1比值作為早發型子癇前期預測指標更為靈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