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女性事業與愛情能否兩全其美?要選擇面包還是要選擇愛情?擇業重要還是擇偶重要?
不過我們采訪了幾位事業女性,卻發現魚和熊掌有時候還真不好兼得,這是為什么呢?請往下看。
1 自我認同感 缺失
我們采訪的第一個案例曉瑩 (化名)是外企職員,今年30歲出頭,月收入過萬元,3年前交過一個男朋友 ,半年后分手,至今沒找到合適對象。
曉瑩對自己的另一半的要求是事業在自己之上,人品要好,自從前一次失戀 后身邊也有一些追求者,但她就是看不上。上次的男朋友是一位中學老師,月收入只有她的一半,開始的時候那位老師常常送花到曉瑩的公司,她很享受。相處一段時間后,激情褪去,他便跟她提出了分手。
在此之前,曉瑩也有過幾次短暫的戀愛,對她影響不是很大,但這一次對她的影響是最大的。她后來仍然沒有放棄追求理想伴侶的愿望,希望能找個事業上和人品上雙優的人,但一直沒能如愿。
為什么找不到理想的另一半?我們的采訪也邀請了兩位職場心理專家一起參與話題的討論,試圖來分析曉瑩情場失敗的根源。
曉瑩告訴我們,她的父母一直對她要求很嚴,從小到大時常訓斥,很少肯定,對她的學習要求很高,一定要取得好成績,否則就覺得她沒有價值。曉瑩的家境屬于比較普通的,父母經常以家里經濟困難對她說教,說她只有讀好書才會有好生活。由于父母的嚴苛及很少得到肯定的緣故,曉瑩從小就渴望父母的認同,而要得到認同就必須成功,所以她從小學習成績一直都名列前茅,后來考上了重點大學,再后來爭取到了出國留學的機會,然后學成回國順利進入外企,有了一份收入和各方面都不錯的工作。
可以這么說,曉瑩的經歷一直都在為了獲取關注和認同,她有名列前茅的成績、有留學鍍金的身份、有不錯的收入、讓人羨慕的工作等等,她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大家都認可的人。但是事業上還算一帆風順,情感上卻難以平衡。
在戀愛中,她是比較強勢的一方,總希望對方能聽從自己、順著自己,還抱著這樣一種心態:我的(經濟)條件這么優秀,跟你(前男友 )在一起是你占便宜了,你應該回報我更多、更加遷就我。她總覺得自己跟這位老師談戀愛是委屈了自己,吃虧了,但是反過來說她又很少去關注對方、聽從對方。
這些表現,在心理專家看來,其實都源于自我認同 感的匱乏和缺失。所謂自我認同感,用比較直白的方式解讀就是自己認同自己,而曉瑩的成長中正是缺乏了足夠的自我認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