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得豪豬是慶祝命名日,還是慶祝生日,反正,兔子應邀到豬家赴宴了。
前來參加酒宴的,不是鄉(xiāng)鄰就是好友。友鄰相聚,自然得一醉方休,于是邊講邊笑邊喝,酒像河水似地淌進了大伙的嘴里。兔子喝得爛醉如泥,連身子都起不來,更不必說開步走路回家了。
“維(回)家!”兔子含糊不清地說。
“你能找到家不?”豪豬關切地問道?!澳氵€是歇一陣,睡一覺,等酒醒以后再走吧!你獨自一個在森林里走會出事的。都說近來樹林里有獅子出沒!”
喝醉了酒的兔子,能聽豪豬好心相勸嗎? “獅子算什么東西!”他嚷嚷道,“咱能去怕他!看我吃了他!他來送死,我倒正要找他好好算算老帳哩!我要扒他七層皮!讓他沒毛沒皮滾回他非洲老家去!……”
他離開豪豬那鬧哄哄的家,在樹林間歪歪倒倒、跌跌撞撞摸黑走著,邊走邊不停地嘟噥著:
“比獅子厲害的家伙,我都把他給撕得粉碎了!
醉兔羅嗦不休,把獅子給吵醒了。兔子一看大事不妙,趕忙往密林里逃竄,可獅子抬抬爪,就一把將他抓住了。
“唔,是你這個羅嗦鬼,吵吵嚷嚷把我給鬧醒的吧!我看你是那尿灌多了,站好!”
兔子一嚇,頓時醉意全消,不過他立刻想出了脫身的好主意。他結結巴巴地說:
“是——是我,您——您……咱們……您聽我說,您高抬貴手吧!我是在朋友家多喝了幾杯,唔——唔,是多喝了點。不過這都為您獅王祝福啊,祝您萬壽無疆,還祝獅王后永遠健康,并祝獅公子、獅公主洪福齊天!為了您一家我哪能不多喝幾杯呀?!”
獅子一聽兔子這番話,爪子立刻松了。這個愛吹牛的兔子就這樣從獅子爪下逃得了一條命。
故事點評:兔子喝醉了,差點把自己的命搭了上去,這說明酒真的是個害人的東西,不要輕易沾染,小朋友從小時候就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拒絕抽煙、喝酒、吸毒、賭博,小朋友記在本子上,至于為什么兔子能夠活著回來,就是因為小兔子會吹牛,贊美獅子讓獅子高興,所以就撿回來了一命,這又說明說話也是一門藝術,要說讓人喜歡的話,當然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話更加重要。
一個木匠用大車拉著一根粗粗的圓木,從樹林中出來。一個地主乘著一輛三套馬車,迎面疾馳而來。
“喂,莊稼漢,快躲開,讓道!”
“不,老爺,你躲開吧!我拉著載滿東西的大車哩!你的車是空的,該你讓道?!?
老爺沒再對他多說,卻對馬車夫和仆人叫道。
“小伙子們,把這輛大車給我推到溝里云!再給我把這莊稼漢狠狠揍一頓,讓他知道知道,怎么敢跟老爺頂嘴!”
仆人和馬車夫不敢違抗命令,立刻跳下車,把大車推到溝里,并把農(nóng)夫揍了一頓,然后坐上車,揚長而去,車后煙塵滾滾…… 農(nóng)夫使勁往上拉呀,拉呀,好歹總算把大車從溝里拉上來了。這時他暗自尋思起來:“行呀,老爺,這回可不能白饒了你!要讓你記?。菏炙嚾耸遣缓闷畚甑摹!?
他回到家中,卸下木頭,拿了一把鋸子和一把斧子到地主的莊園去了。
他故意經(jīng)過地主的住處,吆喝道:
“誰要蓋暖室啊?誰想修澡堂啊?”
這個地主最喜歡蓋房。他聽見吆喝聲,立即把木匠叫進來:
“你蓋堂屋能蓋得很好嗎?”
“怎么不能!離這兒不遠有個林子,如果用那里的木料蓋堂屋,冬天就連爐子也不用生了。保你暖暖和和的?!?
老爺立刻吩咐:
“咱們這就去挑蓋房用的木料吧!”
他們到了樹林里。木匠從一棵樹走到另一棵樹跟前,并用斧子背不時地敲打敲打,每敲一下,就把耳朵貼到樹上聽聽。
“這棵樹對咱們沒有用……嗯,這棵正合適。”
老爺問:
“你怎么會知道哪棵樹有用呢?你也教教我吧?!?
木匠把他領到一棵又粗又壯的大樹跟前,說:
“你摟住這棵樹,用耳朵緊緊貼住。我來敲樹,你聽聽,不過得貼得緊緊的。”
“可是我的手摟不住這棵樹呀!”
“不要緊,讓我來把你的手捆在樹上。”
木匠把地主的雙手捆在樹上。折下一根白樺樹枝,并用這根樹枝回敬了地主老爺。木匠一邊打,一邊說:
“我也要揍你一頓!讓你知道,農(nóng)夫是不好欺侮的?!彼蜓?,打呀,打夠了。撇下綁在樹上的地主,自己走了。
到了第二天,才有人找到了地主,把他解下,運回家中。地主自從挨了這頓打后,就臥床不起,生起病來。
這時木匠又裝扮成巫醫(yī),換了裝,誰也認不出他來。他又來到莊園。
“誰想治病恢復健康啊?誰要治病恢復健康啊?”
地主聽見了,把他叫來:
“老弟,給我治治吧!馬驚了,我從馬背上摔下來,至今不能站,不能坐?!?
“當然能治嘍!你讓人把浴室燒暖,可別讓人進去,別上咱們這兒來。
不然,毒眼看過就不靈了,醫(yī)術就全完了,你的病會更重?!?
浴室燒熱了,木匠把地主領進去,閂上門,說:
“把衣服脫了,躺在長凳上,我給你抹上軟膏,再用浴帚打打,你可得忍著點兒啊?!?
“你最好是把我捆在凳子上,不然我會摔下來?!?
木匠要的正是這招。他把地主捆在凳子上,緊了又緊,拿起皮帶抽打起來,邊打邊訓:
“不準你平白無故欺侮手藝人,不許你欺侮莊稼人!”
他把地主打夠了,才回家去。
第二天,地主進城去,在市場上看見了木匠,問道:
“鄉(xiāng)巴佬,告訴我。你就是昨天的那個人吧?”
木匠明知是怎么回事,卻答道:
“絕對不是,我都四十六歲了,我怎么會是昨天的呢?”
故事點評:這個地主不給農(nóng)夫讓路還打農(nóng)夫,這說明地主不是一個好人,不懂的體恤別人,還要去傷害別人,小朋友一定不要學他,我們要懂得為別人著想,可以幫忙的幫忙,對任何人都是這樣,盡可能的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木匠報復地主總歸是不對的嗎,但是教訓惡人還是有用的,如果以德報怨不起作用,那就要用強硬的手段對付壞人,報警是一種最明智的行為,小朋友們遇到壞人記得打110。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