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時代的浪潮中奔涌向前
——致18歲的你
吳彬麗
親愛的朋友:
你好!我站在2017時間點上給2035年的你寫信,這時你18歲了,正值青春年華,也正站在人生的轉折點上。
的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挑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體驗,出生在千禧年的我,見證了新世紀中國的發展:我看到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健兒矯健的身姿,為祖國感到驕傲;我看到“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成功,掩飾不住對祖國科技發展的自豪和喜悅;我還看到互聯網已經觸及千家萬戶,鼠標一點,指尖一觸,便無處不達……
我在這個發展迅猛的社會里,回首過去,又展望著未來。如何在這大時代的浪潮里求得發展,是我,更是未來的你,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抓準時代脈搏,根據時代需求來完善自我,才不會落于時代。世界的發展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不為過:我們才聽說手機貼膜小哥貼膜月入過萬,一轉眼就看到貼膜機器人“完美”貼膜日入千元;我們這邊還在使用著4G網絡,那邊華為5G技術正在努力走向世界;我們正在為苗族吊腳樓的傳承后繼無人而擔憂時,卻又欣喜地看到故宮文創產品備受歡迎······這個時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講究高效,正在從注重簡單的實用性到滿足多樣化的精神需求發展著。身處科技人文發展不斷登上新臺階的你我,唯有不斷學習本領,掌握高精尖知識,才不會淹沒在時代大潮中。
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強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實難,就如汶川大地震摧毀了家園,卻摧不毀他們的頑強的生命力,如今汶川以嶄新的面貌示人,令人感慨又動容。而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面對著生活中的風浪,又何嘗不應以“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昂揚姿態去面對呢?
然而,與時代同行并不是做一顆隨波逐流的海草,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我們更要具備反思時代的精神。對于抖音上的“溫婉們”以及趨之若鶩的粉絲們,我們嗤之以鼻;對于鴻茅神酒事件中的廣東醫生,我們打抱不平;對于周杰倫的新歌《不愛我就拉倒》,我們會調侃其土味,并以眾籌的玩笑呼吁方文山的回歸······面對時代中的另一面,我們有著自己自由的精神、獨立的思考,不會人云亦云,更不會迷失自我,誤入歧途。待到你們18歲的時候,也希望你們在斑駁陸離的社會里能夠明辨是非,守住底線的同時,更要擔起引領時代風向的大旗。
“后之視今,亦尤今之視昔”,無論時代如何變幻,總有一些東西值得追尋,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持,總有一些東西值得堅守······當我們都明確自己的使命的時候,當我們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達到統一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時代浪潮中奔涌向前了。
你的朋友
2018.6.7
逆向思維,大有可為
張大煒
彈痕多的地方不需要加強,因為不妨礙返航;彈痕少的地方卻需要加強,因為這些地方容易遭受重創。沃德大膽逆向思維,事實證明卻對,這就告訴我們:逆向思維,大有可為。
魏文王曾求教于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誰是醫術最好的呢?”扁鵲說:“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魏王不解地說:“請你介紹的詳細些。”
扁鵲解釋說:“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藥鏟除了病根。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癥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藥到病除。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他們看到我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聞天下。”魏王大悟。人們歷來驚嘆力挽狂瀾,卻往往漠視防患未然,就是因為看不到本質而只看表面。當然,扁鵲早就看出蔡桓公有病的,這是他的自謙。
還有個小故事,大概意思是說有群小海龜要上岸,可害怕遇到自己的天敵雄鷹來傷害它們,于是有一只先行上岸觀察。雄鷹如期而至,將早已準備好的利爪向小海龜無情伸去,在這攸關性命的危急時刻,一個漁民挺身而出趕走了等候獵物多時的雄鷹,小海龜得救了。其他小海龜自信沒有危險,安心地悠閑地上岸。可小海龜們錯了,它們低估了雄鷹的耐心與毅力,在毫無防備地爬上海灘之時,它們用生命報償了雄鷹等待過程中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漁民真愚蠢!本想救一只,結果害一群。這就是好心辦壞事,只是想當然的一廂情愿,他不知道個體犧牲是群體保全的必要代價。
黑奴販運史上也有類似的悲劇。奴隸販子為了在一艘船上盡可能地多裝載黑奴,竟然扒光他們的衣服,甚至減少必要的食物和水源。這導致大量黑奴因為饑餓、缺水、憋悶和疾病而死。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買主只算入口,按人頭付錢,即使死了也算。后來買主們覺得不劃算,于是逆向思維,改為按出口算,只有活著并且健康才付錢。為了利益最大化,奴隸販子們不得已只能找健康的,還得管吃管喝管醫療,還得保持船艙通風。現在的非洲裔美國公民在田徑、籃球、拳擊甚至政治上都大有可為,是否與當年改善的運輸政策有關呢?
當然,懂得逆向思維的人也不少,自然包括圣人。穆罕默德為了證明自己是真主安拉的世俗代言人,要顯神跡給眾人看。他說,我要讓山來到我的面前。但是坐了一會兒,他就起身跑到山前,然后就宣布表演完畢,眾人大惑不解。穆罕默德道:這世上根本就沒有移山大法,惟一能夠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過去。這可能就是最早的相對論吧。教眾們并沒有覺得受到了欺騙,反而因為他的豁達和睿智而更加崇拜。其實現實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樣,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或至少是暫時無法改變的。“移山大法“啟示人們:如果事情無法改變,我們就改變自己。這就是逆向思維的威力。
數學中有反證法,就是先假設一個前提是正確的,在此基礎上推導出一個顯然荒謬的結論,從而從反面證明前提的不成立。亞里士多德認為重的物體落得快,輕的物體落得慢,竟然2000年來無人質疑。直到伽利略的出現。他不僅在比薩斜塔做實驗,還進行了邏輯推演:把一個大鐵球和一個小鐵球用一根鐵鏈連起來,一起往下扔。根據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大球落得快,小球落得慢。結果小球被大球拉快,大球被小球拖慢,整體速度應該在單獨的大球和小球之間。但是倆球加起來比大球更重了,速度應該更快才是啊?這就是逆向思維的偉大之處。
廣場前有片草坪,時間長了被抄近道的人踩禿了一溜。有人主張立塊牌子“嚴禁踩踏”,有人卻主張把它開出一條路。兩種主張,截然相反,兩種境界,高下立判:前者固執己見,不知變通;后者逆向思維,順勢而為。其實路是人走出來的,也只是為了方便,就看你是“以人為本”還是“以草為本”。
當一扇門推不開的時候,不妨換個思維,試著拉一下(甚至有的門里外都標著一個“拉”字,這避免了有人用力推門可能給另一邊的人帶來不必要的傷害)。“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古人云“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有時候更需掉轉頭往回走,你就會發現,逆向思維天地寬,大有作為可施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