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上的猴子們頭腦靈活摹仿性強,見到新鮮事總要跟著學。
一天,它們發現有的游客行走山路時總喜歡手里拿根木棍,感到很好奇。于是紛紛攀爬上樹折下樹枝當木棍,學著人樣拿在手中。可是這木棍作何用途呢?猴子們你瞪著我我望著你,個個搔首撓腮的,誰也弄不明白。
這時,領頭的猴子建議說,就把木棍拿在手里揮舞著玩耍不也很有趣嗎?
建議立即得到響應。這群天性好動的猴們個個興高采烈地舞棍弄棒玩得很開心。可不久就爭吵了起來,這個不小心砸了那個頭,那個不依不饒追趕著報復,最后大打出手鬧得不可開交,個個都被打得頭破血流鼻青臉腫。
終于玩厭了,猴子們紛紛把木棍丟棄一旁大聲責罵說:“呸!什么破玩意兒,一點用途都沒有!沒啥好玩的不說,還害得我們兄弟不和骨肉相殘!”
“這真是自作自受能怪誰呢?”木棍見了直搖頭:“你們不去了解事物的本質特性然后合理利用它,而一味只憑表面現象加以摹仿,終究難成大事!你們都看清楚了,那些行路人用我作支柱,靠我的扶持走山路,有時還讓我替他們壯膽防身。我只有在他們手上才能發揮作用,明白了嗎?”
猴子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游客們手上木棍是這樣利用的。
故事點評:
木棍見了直搖頭:“你們不去了解事物的本質特性然后合理利用它,而一味只憑表面現象加以摹仿,終究難成大事!你們都看清楚了,那些行路人用我作支柱,靠我的扶持走山路,有時還讓我替他們壯膽防身。我只有在他們手上才能發揮作用,明白了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不了解一格事物之前,千萬不要僅憑自己的想象行事,多學多問才是對的。
一頭在保護區內長大的野豬,過膩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豢養生活,時刻都想到保護區以外的森林里追求自由的生活。它每天都圍著保護區的柵欄轉來轉去,尋找機會逃走,可是,保護區的柵欄修的結結實實,根本無法逃出去。只好無奈地等待。
機會終于來了。一天,保護區的柵欄不知什么原因出現了一個缺口。這個缺口不大不小,似乎就是為野豬留的。野豬什么都沒想,快速地穿過柵欄缺口,沖進了向往已久的大森林。
在森林里,春暖花開時節,除有天敵騷擾外,生活還算愜意,但是隨著冬天的一步步臨近,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它不僅要尋找食物,還要時刻預防天敵的傷害,尤其是打獵者的子彈,稍不注意就有滅頂之災。
很快森林里就下起了大雪。本來冬天森林里能吃的食物就很少,厚厚的積雪更為尋找食物增加了難度。一天,野豬又累又餓,實在走不動了,就躺在一個避風處休息,暖暖的太陽照在身上,它很快睡著了。
樹上一只餓了幾天的猞猁發現了它,準備伺機獵捕為食。猞猁從樹上快速滑下來,以最快的速度向野豬沖去。眼看就要到了獵捕食物的最佳距離,此時,聽力敏銳的野豬在睡夢中覺察到了危險,急忙躍起逃跑,但由于動作稍遲了一點,屁股還是被猞猁鋒利的爪子撕開了幾道口子,鮮血從口子里汩汩直流。不過,命還是保住了。
野豬跑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停了下來,想想從保護區逃出來的這段日子,再看看流血的屁股,想起了在保護區時無憂無慮的生活,心中涌起一股難平靜的委屈。它禁不住嘆息道:“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樹上的一只雄鷹聽到野豬的嘆息聲,對野豬說:“保護區內安逸舒服的生活是好,但生活在保護區里,野豬與家豬有什么區別。追求自由生活原本沒有錯,但追求自由生活是要付出代價的。”
野豬聽了雄鷹的話,堅強地再次走進了皚皚白雪的大森林……
故事點評:
樹上的一只雄鷹聽到野豬的嘆息聲,對野豬說:“保護區內安逸舒服的生活是好,但生活在保護區里,野豬與家豬有什么區別。追求自由生活原本沒有錯,但追求自由生活是要付出代價的。”野豬聽了雄鷹的話,堅強地再次走進了皚皚白雪的大森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要得到什么,就得付出努力。凡事都有利弊,要靠自己去爭取更好的生活。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