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有刃而無柄的寶劍,原被扔在廢鐵堆里賦閑,后又被拿上市當廢物賣錢。農夫看中了他,便買到了手,價錢便宜得簡直等于白撿。農夫的計算倒也很簡單,給這廢劍安上一個把子,便可用他來把粗活干。家里,用他來把細木條砍,林間,用來剝取韌皮編鞋穿,也還修枝削節做藩籬木桿。這樣的生涯轉眼過了一年,劍刃上豁齒處處,綠銹斑斑。孩子們還騎著他當竹馬玩。
一天,長凳下刺猬與劍交談:“人們歌頌寶劍,多少壯麗詩篇!難道你好意思劈柴削木桿?難道你被當做玩具不紅臉?”
“我沒有自由啊!”寶劍喟然長嘆,“在武士手里我足使敵人膽寒,在這里我只能把些粗活干。害臊的不該是我,而是別人,地不懂得我的價值與才干。”
做人,切莫要自以為是,地球離了誰都會照常轉,古往今來,恃才傲物、目中無人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所以,即使再能干,也一定要保持謙虛謹慎,地調做人,好好做事,是金子總會發光。抱怨懷才不遇的人可能不會覺得小事有多么重要,自恃自己做的事配不上自己的才能,但你要知道,每件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只有踐踏實地認真做好小事,你的“才”才會慢慢凸顯出來,才會得到重用。
椋鳥與小貓的友情篤甚,椋鳥不會唱歌卻長于議論,那小貓很講禮貌、安靜、溫順。
有一次小貓沒有飯吃肚里空,它的樣子凄楚,可憐饑腸鳴,輕輕搖著尾巴,叫喚個不停。哲學家椋鳥對它教誨殷勤:“我的朋友,你實在太傻氣了,你為什么甘心把饑餓忍?放著籠里的金翅雀兒現成,你呀,你的傻氣的確驚人!”
貓兒說:“得講良心,那怎么成!”“貓啊,你多么不懂得世情!那樣的話完全荒謬絕倫。聰明的人絕不把它當真,對于懦弱者卻是禁錮,是騙人。世人誰強,誰就為所欲為,有例子可循,有證可憑。”引經據典,椋鳥的話兒哲理深,對于餓肚皮的貓兒很中聽,它攫往了金翅雀活剝生吞。他吃得很香,但是腹內還空。又聽了一遍椋鳥的教導,它對椋鳥說:“感謝你,我的先生,你使我變得大大地聰明。”
它抓破籠子,吃掉了先生。
害人終害己“這句話相當于'砸自己的腳'說法,告誡人們:不要去傷害、算計別人,如果那樣的話,自己會受到傷害。也就是:人要心存善念,心胸寬闊。不可隨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即使是在他人傷害了你的時候也不要施加過分報復,因為你今天放他一條生路或許他日還能得到他的回報,反之,如果得理不饒人,必定會使雙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和損失。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