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一面沿著林間潮濕、陰暗的地方,在沼澤和苔蘚中間輕輕地流過,一面抱怨森林遮住了它,遮住了明朗的天空和遙遠的四方,使它既見不到燦爛的陽光,也吹不到輕拂的微風。
“要是有人來把這些討厭的森林砍掉該多好啊!”小溪嘟囔說。
“我的孩子!”森林溫和地回答道,“你還小哪,你還不懂得,正是我的陰影,才使你不致因為太陽和風的影響而干涸,要是沒有我的保護,你那小得可憐的一股水流,很快就干啦。別著急,你首先應該在我的樹蔭下養精蓄銳,然后才能奔向開闊的平原,到那時候,你就不再是一股微弱的細流,而是一條強大的河流了。那時候,你才能夠在自己的水流中映照出燦爛的陽光和明媚的天空,才能安安穩穩地跟強大的風暴一道翻騰而不致受到損害。”
我們每個人應對不幸時都不能一蹶不振,正因我們都有可能在改變心態后,握住生命的任何一根鏈條。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挫折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是促使你成功的一劑良藥,不經歷風雨的花兒,怎樣會絢爛?
有一只母獅,住在山林里。它生下了一對小獅子,非常可愛。
有一天,母獅出外尋找食物,把兩個愛兒都留在家里。
有一個獵人,經過這座山林,看見了這一對小獅子,便開弓放箭,把這兩個小獅子都射死了。獵人取了小獅子的皮走了,把一對小獅子的尸體,一絲下掛地丟在荒郊里。
一會兒,母獅帶著找到的食物回來了。不見了小兒,急忙各處尋找。只見到兩個小尸體,退去了皮,拋在露天底下。母獅忍不住心痛,放聲大吼。
狐貍趕來問道:“母獅!你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怎么這般忿怒呢?”
母獅答道:“我的兩個可愛的小寶貝,彼獵人殺死了,把皮都取了去,丟了一對小尸體,暴露在這里。你想一想,世上還有比這更傷心的事么?”
狐貍說道:“母獅不必太過悲忿,請你平心靜氣,以公平的良心,設身處地想一想。今天,獵人所欺負你的,并沒有超過你平日欺負旁人的程度。萬物愛自己的兒女,都是一般的愛法。我勸你忍著痛回去吧!你每天吃人家的愛兒,人家都能忍受,今天輪到你的頭上,你為什么不能忍受呢?俗言說道,你怎樣對人,人就怎樣對你。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正像種莊稼一樣,種瓜得爪,種豆得豆。”
母獅問道:“此活怎講?請你詳細解釋給我聽。”
狐貍問道:“母獅有多大年歲?”
母獅答道:“今年恰是一百歲。”
狐貍又問道:“你吃什么東西為生?”
母獅答道:“野獸的肉。”
狐貍問道:“野獸的肉,是誰送給你的?”
母獅答道:“都是我自己去捕來的。”
狐貍問道:“你所吃的野獸,有沒有父母?”
母獅答道:“當然有父母,”
狐貍問 道:“那末,我為何從來沒有聽見過那些父母如同你一樣忿怒得大吼大叫呢?父母愛兒女,都是一樣的,失去兒女的痛苦,也都是一樣的。你的行為,就要別人忍受;別人的行為,你就不能忍受了么?這就是你不會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了。”
母獅聽了這席話,恍然大悟。自知以前自己所作所為,都是錯誤,都是偏見,從此下了決心,改變生活,不吃肉食,專以水果為生了。
過了不久,野鴿——它是這個地方的主人,以吃水果為生,——知道了這個消息,走來對母獅說道:“今年,我們大家不夠吃的,還以為是年成不好。現在才知道,你素來是吃肉食的,也轉來吃水果了。所以,果食才少了,并不是因為天干而遭荒年!不應食水果的動物,改變來吃水果,不惟是以水果為生者的大害,也是果樹的大害。”
母獅聽了野鴿的話,又再改變了生活,從此吃素修道。
侵害別人的事,人們應當好好考慮。常言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哲學家說:“只有無知無識、沒有遠見的人才會去侵犯別人。侵害別人必定招致報復。雖然有的人因死得早,沒有受到報復,但是侵害人者,必不安心,時時怕人報復。因為受到別人的侵害,因而不再去侵害別人,這情況正如母獅、狐貍與獵人的一樣。”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