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了一整天的雨。第二天,空氣依然潮濕,我驚喜地發現后花園的墻上竟然爬著許多蝸牛。于是,我心血來潮決定捉幾只來玩玩。
來到后花園的墻邊,一眼就能看到墻上有許多“斑點”,湊近一看,原來是一群大小不一的蝸牛,在它們爬過的地方有許多不易被發現的銀色線條。我順手就捉了幾只仔細觀察,發現蝸牛的殼呈螺旋型,棕色的殼看似一樣,實際上大有分別,有的殼上有斑點,有的看上去很透明,還有的粘著黑色的粘稠物……
我把蝸牛們放在太陽底下,不到一分鐘,它們便個個小心翼翼地探出腦袋來,只要碰一下它的觸角,蝸牛便會很警惕地把腦袋迅速地收回去。蝸牛雖然背著大大的殼,但它們在行進的過程中還是爬得很快。
我發現最有趣的是,它們在爬行的過程中,背上的殼好像保持不了平衡,一直在打轉。有的蝸牛竟然把同伴給纏住當馬騎似的,真是太有意思,太有趣啦!
“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嫩阿嫩綠的剛發芽,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玩了半天,我興奮地哼著兒歌《蝸牛與黃鸝鳥》回家去了。
上個星期,老師給我們一個任務,讓我們觀察豆芽生長過程,并寫一篇“豆芽生長記”。
一回到家,我就和媽媽每人抓了一把黃豆,放到一個干干凈凈的盆里,再在里面倒一些水溫水或冷水,讓黃豆芽泡在水里。過了一會兒,我發現黃豆原來還是圓滾滾的,怎么現在就變成了橢圓形的了?
第二天,我過來一看,咦?豆芽長出了一個小尾巴,你猜小尾巴到底是什么呢?就是黃豆發出的小芽。我小心翼翼地把毛巾蓋上,生怕把黃豆芽碰壞了。第三天,我發現好多好多的黃豆長出了小芽。第四天,黃豆的芽長出了一大截高。
第五天,我發現豆芽已經長到兩三厘米長了,我靠近聞了聞,真香。媽媽說再過一兩天,芽就會長得更長,甚至還會長出胡須。
觀察黃豆芽生長過程真是太有趣了。我還發現黃豆芽生長離不開溫度、水分和空氣。
一天早上,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去田野里玩。我們看見有許多樹,其中有一棵樹上有一只蜘蛛,我向那棵樹走近,就開始細心觀察蜘蛛了。
我觀察到蜘蛛的容貌雖然不美麗,但它卻有一套為人們除害的本領。蜘蛛的體內有粘液,它把粘液從尾部拉出來,粘液遇到空氣,就變成有彈性的粘絲。它經常在兩棵大樹間架橋,慢慢地、平穩地上樹去,拉出一股粘液――絲,于是又拉著絲向對面那棵樹爬去。在高空中架起橋后,便織起網來,一圈又一圈,一道又一道,真好似一個巧手姑娘在織網。不久,便織成一張像八角風箏似的網。它顯然是有點累了,便躲在一旁一邊休息。一邊瞧著,等待著蒼蠅、蚊子自投羅網。
當然,世界上還有許多自然之迷,有待于我們這些青少年去揭開,我一定會繼續努力,將來去探索更多的奧秘!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