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唐-蘇颋
東望望春春可憐,更逢晴日柳含煙。
宮中下見南山盡,城上平臨北斗懸。
細草偏承回輦處,輕花微落奉觴前。
宸游對此歡無極,鳥哢聲聲入管弦。
翻譯:
向東望去,那春天的景色十分可愛,更何況又適逢晴朗的日子,柔媚的柳條像薄煙一樣在擺動。
自宮中向外望去,可盡覽終南山的雄奇美景;城墻巍峨,與高懸的北斗齊平。
柔細的小草恰逢御駕回轉處,吐露著清新宜人的芬芳。在輕巧的落花中,群臣奉觴稱壽。
君王出游之時,面對此情此景,心境無比歡愉,鳥鳴婉轉,與管弦樂音的節拍相和。
注釋:
幸:皇帝駕臨其處叫作“幸”。望春宮:唐代京城長安郊外的行宮,分南、北兩處,此指南望春宮,在東郊萬年縣(今陜西西安東),南對終南山。
望春:即指觀賞春色,又切宮名,一語雙關。可憐:可愛。
南山:終南山,兼含“如南山之壽”意,表示祝賀。
北斗:星宿名。
輦(niǎn):車子,秦漢后特指帝王乘坐的車。
輕花微落奉觴(shāng)前:一作“飛花故落舞筵前”。觴:古代酒器。
宸(chén)游:帝王之巡游。宸:北極星所居,因此借指帝王的宮殿,又引申為帝位、帝王的代稱。
鳥哢(lòng)聲聲入管弦:一作“鳥哢歌聲雜管弦”。哢:鳴叫。
賞析:
這是一首奉和應制詩,是臣下奉命應和皇帝陛下首唱之作,詩的內容大抵是歌功頌德,寫的冠冕華貴,雍容典麗,得體而不作寒乞相。
此詩旨在歌頌君主游幸迎春,極盡雍容華貴的盛況,言辭間充滿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自豪感。詩的首聯先點名時間和事件,次聯寫望春宮所見,三聯寫望春宮中飲宴歌舞,承恩祝酒,末聯便以明確的歌頌結束。
全詩情調自然歡暢,語言典麗明快,行文從容,音律優美,頌揚君功不著形跡,全由意帶雙關而來,可算是一首精巧的形式主義作品。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