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孤石
南北朝-高麗定法師
迥石直生空,平湖四望通。
巖根恒灑浪,樹杪鎮搖風。
偃流還漬影,侵霞更上紅。
獨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
翻譯:
遠望孤石,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屹立在平闊的湖邊,極目四方,空曠無際。
它的底部常有湖水拍打,浪花飛濺,石上生長的樹木樹梢伸向空中,承受著天風的吹拂。
孤石倒映在湖水之中的身影,像是自身浸染在水中一般,上空彩霞鋪灑,更是五色生輝。
它獨立挺拔在群峰之外,不與爭奇;獨自于秀潔于白云之中,永保高潔。
注釋:
恒:常。
樹杪:樹梢。
鎮,通“整”。
偃流:倒映在湖水之中。
還、更:皆同又,表示連接和遞進的副詞。
賞析:
這首詩緊扣一個孤字,用多種手法,從多層側面來突現孤石的孤高、孤堅、孤麗、孤秀的形態特征,蘊含著詩人孤傲于世的情懷、高潔于俗的美德。
詩的首聯把孤石放到一定的空間環境中來作總體描寫,這里取遠距離的視點,攝下了孤石及其整個背景的總體形象。頷聯具體描寫孤石的底部常有湖水拍打,浪花飛濺,其頂端長著樹,樹梢伸向空中,長久不斷地承受著天風的吹拂,這就是詩人所看重、所歌詠的崇高品格。頸聯從另一個側面,具體描寫孤石倒映在湖水之中,投射出清晰的影子,像是自身浸染在水中一般,而它的形體沐浴在霞光之中,更象是被浸上了一層紅色,這樣以孤石的美麗形象,展示了詩人的主觀情操。尾聯詠孤石可貴的美德就在于,它獨立挺拔在群峰之外,不與爭奇,詩人寫形繪神,畫龍點睛,透視了全詩詠物抒懷的思想主題。詩人明寫孤石高潔的美德,暗寫人的與世無爭、出俗保真的純潔情懷。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