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 gōng qǔ ·hán shí xīn yě dào zhōng
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yuán dài -lú zhì
元代-盧摯
liǔ méng yān lí xuě cān chà ,quǎn fèi chái jīng ,yàn yǔ máo cí 。lǎo wǎ pén biān ,tián jiā wēng ǎo ,bìn fā rú sī 。sāng zhè wài qiū qiān nǚ ér ,jì shuāng yā xié chā huā zhī 。zhuǎn miǎn yí shí ,yīng tàn háng rén ,mǎ shàng ò shī 。
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桑柘外秋千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翻譯:
柳樹萌芽,像飄浮著一層嫩綠色的輕煙。梨花似雪,參差地交雜在柳枝中間。柴門外狗兒在叫,茅屋頂上燕了呢喃。一對白發的農家老夫妻正圍著老瓦盆飲酒用飯。桑林外,一位梳著雙丫髻的小姑娘頭上斜插著花枝在蕩秋千。她轉眼注視多時,大概是贊嘆我這個行路之人,坐在馬上吟哦詩篇。
注釋:
寒食:我國古代的傳統節日。在清明節的前一天(一說前二天)。新野:縣名,今屬河南省。
參差(cēncī):不整齊。
柴荊:柴門。用林木棍、荊條搭成的院門。
茅茨:茅屋的屋頂。這里指屋檐。
老瓦盆:指民間粗陋的酒器。杜甫詩《少年行》:“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
媼(ǎo):年老的婦人。
柘(zhè):桑樹,常綠灌木,葉可喂蠶。
髻雙鴉:即雙丫形的發髻。
轉眄(miàn)移時:轉眼斜視多時。眄,斜視。
哦(é):低聲吟詠。
賞析:
這首散曲描寫作者于清明寒食節在村舍路上的見聞與感觸。在曲的開頭三句描寫了所見到的農村自然風光;接著描繪了村中所見到的景象,狗吠燕啼;接下來是描寫了農村里常見的老年人的悠閑生活和玩耍女孩的可愛樣子;最后寫了作者詩興大發,不禁在馬上吟誦起來,引起了女孩的注意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出游時的喜悅心情。
全曲語言清新質樸,感情真摯,令人陶醉。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