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 hé
黃河
唐-羅隱
mò bǎ ē jiāo xiàng cǐ qīng,cǐ zhōng tiān yì gù nán míng。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jiě tōng yín hàn yīng xū qū,cái chū kūn lún biàn bù qīng。
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昆侖便不清。
gāo zǔ shì gōng yī dài xiǎo,xiān rén zhàn dòu kè chá qīng。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
sān qiān nián hòu zhī shuí zài?hé bì láo jūn bào tài píng!
三千年后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翻譯:
不要把阿膠向黃河里傾倒,這里上天的意思難以明了。
黃河能曲曲彎彎上通銀河,剛從昆侖發源便不再清澈。
高祖平定天下時宣誓好聽,嚴君平占卜張騫乘槎上天。
三千年后知道什么人還存在呢?又何必煩勞黃河你來報道太平。
注釋:
莫把阿膠向此傾:語出庾信《哀江南賦》。阿膠,藥名,據說將其投入濁水,可使濁水變清。
解(jiě):能。
通銀漢:古人說黃河的上游叫通天河,與天上的銀河相通連。銀漢,銀河。
應須曲:雙關語,既是說黃河的曲曲彎彎上通天河,也是說人們只有逢迎拍馬不走正道,才能混進朝廷,謀取高位。漢代民謠有“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即是此意。
出昆侖:先秦人以為黃河發源于昆侖山,至張騫上考河源才知不是。這里仍是姑妄言之。
高祖誓功衣帶小:典出《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漢高祖平定天下,分封群臣時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意思是無論今后出現什么事情,你們的領地也將世世代代傳下去。與漢樂府中的所謂“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意思相同。
仙人占斗:意指權貴把持朝政。占斗,指嚴君平觀測星象。
客槎(chá):指張騫乘槎上天。槎,木筏。
三千年:舊說黃河五百年清一次,河清是圣人出現、天下太平的征兆。
賞析:
這首《黃河》,表面上借用黃河的特點和典故來對其施以賦詠之辭,實則為借事寓意,對唐末昏暗的社會現實作了真實寫照,尤其是大力抨擊和諷刺了唐代腐敗的科舉制度,令士心為之一振。
詩的首聯以黃河無法澄清作比喻,暗示當時的科舉考試的虛偽性。頷聯借曲折蜿蜒和渾濁不清的特征,表現對權貴利用科舉營私的指責。頸聯用典,進一步諷刺世家望族對爵位和升黜的把持。尾聯以調侃的語氣,表露作者對科舉和官場的失望。
這首詩對晚唐混亂黑暗的現實作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鞭笞,在此類詩作中很具有代表性,寓言寫物,巧妙貼切,新警深刻,構思獨特。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