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
唐-李白
澀灘鳴嘈嘈,兩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側足不容舠。
漁子與舟人,撐折萬張篙。
翻譯:
澀灘的流水嘈嘈不休,兩岸山上到處跑著猿猴。
陵陽溪水卷起的浪花如白雪,巨石側立在水中不能穿過小舟。
船夫和漁人,一年里恐怕要撐折一萬支船篙在這里頭。
注釋:
涇縣:在今安徽省涇縣。
陵陽溪:即今安徽省涇縣西舒溪。
澀灘:在今浸縣西九十五里。《明·一統志》載:“澀灘在涇縣西九十五里。怪石峻立,如虎伏龍盤。”
足:多。
猿猱(náo):即猿猴。猱,猿類,善攀折。
足:通“石”,意指巨石。
不容舠:《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曾不容舠。”謂兩岸狹窄,容不下小船。舠:小船。
賞析:
這首詩詩人抓住陵陽溪至澀灘一段江水湍急、怪石峻立的特點,勾勒出了一幅舟行險灘的圖象:前四句摹聲狀物極力渲染自然景物的險惡氣氛,作為畫面的背景,強而有力地烘托了畫面主體部分的夸張描寫。末兩句對于漁人舟子撐篙行船艱苦萬分的夸張描寫,又進一步點染了江灘的險惡。畫面上,這種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突出了全詩的主題,集中地襯托出漁夫和船工勞動的艱辛、“撐折萬張篙”、不畏險阻、百折不撓的斗爭精神。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