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ú bú jiàn
獨不見
táng -lǐ bái
唐-李白
bái mǎ shuí jiā zǐ ,huáng lóng biān sāi ér 。
白馬誰家子,黃龍邊塞兒。
tiān shān sān zhàng xuě ,qǐ shì yuǎn háng shí 。
天山三丈雪,豈是遠(yuǎn)行時。
chūn huì hū qiū cǎo ,shā jī míng xī chí 。
春蕙忽秋草,莎雞鳴西池。
fēng cuī hán zōng xiǎng ,yuè rù shuāng guī bēi 。
風(fēng)摧寒棕響,月入霜閨悲。
yì yǔ jūn bié nián ,zhǒng táo qí é méi 。
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
táo jīn bǎi yú chǐ ,huā luò chéng kū zhī 。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zhōng rán dú bú jiàn ,liú lèi kōng zì zhī 。
終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翻譯:
騎在白馬上翩翩而馳的,那是誰家的少年,是在龍城邊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
天山如今天寒地凍,積雪厚有三丈,這個時候怎么適合遠(yuǎn)行呢?
春日的蕙蘭忽而變得枯萎,變成了秋草,閨中的美人也已經(jīng)到遲暮之年了。
在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邊傳來陣陣吱吱呀呀梭子的聲響。
那是風(fēng)吹動寒梭發(fā)出的聲響,月亮伴著清霜,更顯出秋天深居閨中的女子的無限傷悲。
還記得與丈夫離別的那年,門前種的桃樹與她齊眉。
如今桃樹已經(jīng)高百余尺了,花開花落幾十年過去,很多枝條已經(jīng)枯萎了。
始終不見丈夫歸來,只有凄傷的眼淚獨自空流。
注釋:
黃龍:古代城池名。又名龍城。在今遼寧朝陽一帶。此處泛指邊塞地區(qū)。
蕙:蕙蘭,蘭花的一種,春日開花。
莎雞:蟲名。又名絡(luò)緯。俗稱紡織娘、絡(luò)絲娘。
寒棕:謂織布梭,狀家境的貧寒,或冷天猶織,故稱。
霜閨:即秋閨。此處指秋天深居閨中的女子。
賞析:
這首詩寫白馬子(邊塞兒)遠(yuǎn)戍邊塞,閨中人憶之而流淚,以此稱頌堅貞的愛情,中含反戰(zhàn)情緒。
全詩可分為四段。前四句寫邊塞已入隆冬,積雪很厚,本無法戍邊,而邊塞兒仍然艱苦戍邊。黃龍、天山,泛指邊塞之地,并非實指。春惠四句寫閨中人從春思念到秋,從中承受了春花秋月,蟲鳴草衰,孤獨難耐的思念之苦痛。“憶與君別年”四句寫閨中人花開花落,年復(fù)一年的思念,以桃樹的從幼小到長高、花落、枝枯為見證。這八句中均含歲月流逝,青春易老的悲痛。“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中的“百馀尺”運(yùn)用夸張手法與“種桃齊蛾眉”形成對比,令人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寫出桃樹之高,時間的流逝,表達(dá)了閨中人對丈夫的思念之苦。“末二句點明題意。一“空”字飽含絕望之感。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