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
作者:吳文英 朝代:宋代
原文:
翠微路窄,醉晚風(fēng)、憑誰為整欹冠。霜飽花腴,燭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難。病懷強(qiáng)寬。恨雁聲、偏落歌前。記年時(shí)、舊宿凄涼,暮煙秋雨野橋寒。 妝靨鬢英爭艷,度清商一曲,暗墜金蟬。芳節(jié)多陰,蘭情稀會,晴暉稱拂吟箋。更移畫船。引佩環(huán)、邀下嬋娟。算明朝、未了重陽,紫萸應(yīng)耐看。
拼音解讀:
cuì wēi lù zhǎi ,zuì wǎn fēng 、píng shuí wéi zhěng yī guàn 。shuāng bǎo huā yú ,zhú xiāo rén shòu ,qiū guāng zuò yě dōu nán 。bìng huái qiáng kuān 。hèn yàn shēng 、piān luò gē qián 。jì nián shí 、jiù xiǔ qī liáng ,mù yān qiū yǔ yě qiáo hán 。 zhuāng yè bìn yīng zhēng yàn ,dù qīng shāng yī qǔ ,àn zhuì jīn chán 。fāng jiē duō yīn ,lán qíng xī huì ,qíng huī chēng fú yín jiān 。gèng yí huà chuán 。yǐn pèi huán 、yāo xià chán juān 。suàn míng cháo 、wèi le zhòng yáng ,zǐ yú yīng nài kàn 。
翻譯:
攀登在山間小路上,沉醉在秋日的晚風(fēng)中,秋風(fēng)將帽子吹歪了。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菊花開得十分肥美,而自己衰弱的身體,猶如殘燭之將盡,想要根據(jù)自己的設(shè)想去觀賞這大好秋光,恐怕是很困難了。以羸弱之身登高,才有心曠之感,卻又逢歸雁哀啼而打擾清心。往年重陽,也曾游覽石湖,在暮靄沉沉,秋雨蕭索之中,曾經(jīng)過郊外的荒橋邊。
佳人盛裝打扮,又偷偷地戴上金蟬發(fā)飾,為我按譜而歌,像插在鬢上的菊花一樣美麗。以往每逢重陽,多為陰雨天氣,而與佳人的相會則更加難得,今日恰逢晴天,令人欣喜不已,填詞明志。我又劃動畫船,沐浴著月光與佳人一起游湖賞景。今晚的美好時(shí)光轉(zhuǎn)瞬即逝,等到明天重陽佳節(jié),又可以攜佳人欣賞盛開的茱萸了。
注釋:
⑴霜花腴:秋天飽經(jīng)寒霜的菊花開得肥美。南宋吳文英自度曲(自撰歌詞、自譜新調(diào)),題注:“重陽前一日,泛石湖(石湖在蘇州市)。”詞中有“霜飽花腴”句,取其句意為詞調(diào)名。重陽前一日:指農(nóng)歷九月初八。石湖:位于蘇州盤門西南十里。
⑵欹(qī)冠:被風(fēng)吹歪的帽子。
⑶霜飽花腴: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菊花開得十分肥美。
⑷妝靨(yè):指歌妓盛裝的打扮。鬢英:指菊花。
⑸度清商一曲:唱按清商曲譜寫的歌曲。清商:古樂府中一種曲調(diào)。
⑹金蟬:古代婦女的一種發(fā)飾。
⑺蘭情:指契合的友情,語出《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⑻吟箋(jiān):填詞在紙上。
⑼佩環(huán):原指衣帶上所系的佩玉,這里代指歌妓。嬋娟:月亮。⑽紫萸:佩帶的茱萸。
賞析:
這首詞的主旨,是描寫重陽前一日游湖,表現(xiàn)了畫船聽歌的逸興。
詞的上片,寫泛湖之前登高。陳洵《海綃說詞》認(rèn)為這首詞一開始就是寫泛石湖,而非身在翠微也,實(shí)誤。“翠微路窄,醉晚風(fēng)、憑誰為整欹冠”,開頭二句寫登山情狀:詞人登上翠微高處,沉醉于秋天的晚風(fēng)中,晚風(fēng)將帽子都吹斜了。接下來,“霜飽”三句描寫登高所見秋光。霜飽花腴,是說九月霜天,菊花開得肥美。次句,化用李清照詞句“人比黃花瘦”。作者未曾多言,往年重陽泛湖的慘慘、凄凄、切切狀況已躍然紙上。這里,作者給這首詞蒙上了“凄涼如許”的陰影。看來,今日游湖必也是愁似湖濃了。其實(shí)不然,這乃是詞人作詞的高妙所在。
下片,寫與舟中歌妓一起泛湖,其樂融融,一掃上片之濃愁。“妝靨鬢英爭艷,度清商一曲,暗墜金蟬。”三句寫歌妓的容貌舉止。這句是說歌妓的容貌可與菊花爭艷。這旬是描寫歌妓的歌聲。這句是描寫歌妓唱歌時(shí)的低鬢舉止。三句一寫容貌,一寫歌聲,一寫舉止,刻劃細(xì)致入微。“芳節(jié)多陰,蘭情稀會,晴暉稱拂吟箋。”此三句,與上片相比,別是一番境界:天,佳節(jié)逢睛,爽朗!人,知心相遇,恨晚!詞人逸興壯飛,揮翰填曲,登臨之愁,竟作流云散。“多陰”承接上片的“秋雨”,更襯托出今載重陽“清暉”的可貴。“更移畫船,引佩環(huán)、邀下嬋娟。”是豪興的延續(xù)。詞人攜歌妓移動畫舫,月下泛湖。這幾句雖未明言其快,而泛舟之樂意也滿湖了。先前之恨何在哉?最后二句,扣住詞題中的“重陽前一日”,寫明日重陽節(jié)的打算。結(jié)尾一句,含有畫船聽歌的光景即將消逝,只有明日的茱萸才禁得住看的意思,有“曲終人去”之感。讀完下片,我們方察作者用心之良苦,詞上片寫愁正是為了.襯托下片的樂,對比鮮明,其樂愈樂。正如王夫之評《詩經(jīng)·小雅·東山》:以樂景寫哀,一發(fā)見其哀,以哀景寫樂,一發(fā)見其樂。此詞信然。
吳夢窗詞時(shí)有晦澀弊病,這首詞卻語言明快,盛傳一時(shí),因此深受周密、張炎及后人的推崇。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