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文英 朝代:宋代
原文:
明月茫茫,夜來應照南橋路。夢游熟處。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吳城住。心期誤。雁將秋去。天遠青山暮。
拼音解讀:
míng yuè máng máng ,yè lái yīng zhào nán qiáo lù 。mèng yóu shú chù 。yī zhěn tí qiū yǔ 。 kě xī rén shēng ,bú xiàng wú chéng zhù 。xīn qī wù 。yàn jiāng qiū qù 。tiān yuǎn qīng shān mù 。
翻譯:
茫茫的明月,這時亦應照在蘇州老屋一帶的南橋路上。夢中身游蘇州熟悉的南橋,無限激動,一覺醒來,卻在他鄉,淚水像秋雨一般濕透了枕頭。
感嘆自己不能一生一世住在蘇州,很多事情不能如心所愿。遙望秋空,大雁帶著蕭瑟的秋意飛去,遠處的青山已沉沒在暮靄之中。
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江淹詩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繹唇”。又名《點櫻桃》、《南浦月》。雙調四十一字,仄韻。
南橋:蘇州城內古橋,詞人舊居附近。
吳城:即蘇州。
心期:謂兩相期許。
將:攜帶。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寫見月興懷,由思人夢以及夢后的悲傷,絲絲入扣,言簡意賅,又極富藝術韻味。“明月茫茫,夜來應照南橋路”兩句,見月興懷,引發作詞之靈感。眼前的月色,令詞人追思當年蘇州南橋附近的街巷。自然喚起他如水的柔情和美好的回憶。“茫茫”,遼闊,深遠之意。這里接在“明月”之下,便覺詞人有無限感慨。“夢游熟處,一枕啼秋雨”兩句,言思之人夢。這兩句寫因懷想入夢,以及夢醒后的傷感。“秋雨”,比喻淚水。“一枕”句,錘煉極工而又不露痕跡,化用李清照詞《采桑子·芭蕉》“傷心枕上三更雨”句意,既言夢境之短,又見淚水之多。
詞的下片正面抒發懷念蘇州之情,以及難于名狀的人生遺憾。“可惜人生,不向吳城住”一韻,正面抒寫懷戀蘇州。“可惜”二字,既懷戀又后悔,感嘆自己住在蘇州,情溢于詞,見出其戀戀蘇州之情,何其之深也。“心期誤”,言人事多變。詞人本想早歸或已擬定回蘇州之日,但人事蹉跎,一誤再誤,競不能如愿。三個字,寄托了詞人的隱痛。一個“心期”,一個“誤”字,包含詞人人生遺恨。“雁將秋去。天遠青山暮”二韻,以景結情,無限悵惘盡在不言之中。這等景象,令人興懷。詞人思念故地、故人,渲染得出神入化,纏綿深摯。結句“天遠青山暮”,化用歐陽修詞《踏莎行·候館梅殘》:“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意。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以時空人事的變化,來反襯詞人對蘇州的眷念之情始終不變。結構嚴密,語言自然流暢,言有盡而意無窮。全詞運筆輕靈,頗見深情和遠韻,是一首婉約深曲疏快的小詞。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