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
宋-梅堯臣
客心如萌芽,忽與春風動。
又隨落花飛,去作西江夢。
我家無梧桐,安可久留鳳。
鳳巢在桂林,烏哺不得共。
無忘桂枝榮,舉酒一以送。
翻譯:
游子之思像草木在萌芽,與春風一起搖曳。
又像隨落花飄飛,像在夢中飛到了西江。
我家沒有梧桐樹,怎能留住你這只鳳凰呢?
鳳凰的巢就在那片遙遠的桂樹林,希望你不要與烏鴉同行。
富貴之后不要忘記了我們,那就舉起酒來算是給你送別。
注釋:
歐陽秀才:名辟,字晦夫,曾和弟簡從梅堯臣學詩。秀才,這里用作讀書應舉的上人的泛稱。
游:兼含游歷和游學兩種意思,它可以長閱歷,增見識,廣交游,是封建社會讀書人及第入仕之前常常要從事的一項活動。
客心:旅人之情,游子之思。
西江:長江下游西段,即題中的“江西”。
梧桐:傳說鳳凰是神鳥,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此喻歐陽秀才人品才干出眾,非凡人可比。
烏哺:舊說烏能反哺。此指烏鴉,喻平庸之輩。烏鴉鳳凰品類不同,賢士小人不能共處。
桂枝:舊稱科舉及第為“折桂”。《晉書·郄詵傳》:“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賞析:
這首詩前四句先從對方著筆,寫門人歐陽秀才即將啟程出游。詩中用了兩個比喻,把歐陽秀才游江西之事,完全變成生動的形象描繪,可見作者的才思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
后六句轉到作者方面,正面寫送別,仍然全用比喻,用鳳凰比喻歐陽秀才,表達了作者對他的贊賞,同時也是希望他以后能為朝廷建功立業(yè)。
古代詩歌運用比喻手法的很多,但像這首十句的五言古詩,通篇從頭到尾全都采用比喻的,卻不多見。也正是比喻的使用,更增添了詩歌的詩情畫意。同時語言素樸,精致細密,韻味悠長。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