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候,有一為名叫韋固的人,他在清河郡這個地方學(xué)習(xí)的時候,住在一家小旅館里。
當(dāng)時韋固年輕,一心想要找個年輕的女子結(jié)婚,可是多次相親都沒有成功。
有一次,旅館的一個客人給韋固介紹了一個大戶人家的女子,約定第二天的早晨在龍興寺的門口見面,韋固心里十分開心。想要快點(diǎn)見到那個女孩。
第二天天還沒亮,他就出發(fā)了。到了龍興寺,看到有一個老人對著月亮,席地而坐,正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
韋固很好奇的過去問他說:“老爺爺,請問你在看什么書呀!”
那老人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天下人的姻緣薄。”
老人還告訴韋固:“它的袋子里好裝著紅線,這些紅繩是用來系兩個人的腳的,只要用這些紅繩系在他們的腳上,他們就一定會結(jié)成夫妻?!?nbsp;
聽到老爺爺這么說,便問道:“老爺爺,那我的妻子現(xiàn)在在何處?”
老爺爺笑著對韋固說:“你的妻子是賣菜的陳阿婆家的小女孩,她今年才三歲。”
韋固聽了很生氣,以為老人故意開他玩笑:“你這個瘋子,我怎么可能娶一個三歲大的小女孩呢?”
老爺爺笑了笑,便消失了。
韋固在寺廟門口等那個大戶人家的女子,等到中午也沒見人影,韋固很不開心的離開了。
光陰似箭,轉(zhuǎn)眼十四年過去了。韋固做了大官,也娶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子。
這個女孩才十七歲,但她和韋固非常恩愛。
有一天,韋固的妻子告訴韋固自己的身世:“我曾經(jīng)住在清河群,被一個賣菜的阿婆收養(yǎng)。阿婆雖然眼睛瞎了,但是心底卻十分善良。阿婆將自己養(yǎng)到十歲,然后父母才把她接了回去。”
聽了妻子的話,韋固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話,并非開玩笑,他們的姻緣真的是由神作主的。
不久這件事傳到了清河群,于是大家相信:男女結(jié)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紅繩,加以撮合的。
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簡稱為“月老”。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