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國,福祿培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1840年正式命名為幼兒園。他被世界稱為幼兒園之父。
2.1903年,中國在湖北武昌成立了湖北武昌幼兒園第一所幼兒教育機構。
3.中國最早實施胎教,最早是西周文王的母親太任,最早的學前教育記錄是在《禮記》中·封建豪宅是中國最早的學前教育機構。
4.《蒙養院章程》(1904年制定)中國現代學前教育的第一條法律法規,標志著中國學前教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5.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了新中國成立第一學制的決定。
6.國務院批準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條幼兒教育行政法規《幼兒園管理條例》。
7.1844年,英國促進會會員愛爾德賽在寧波創辦了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所女子學校,具有殖民性。
8.1907年,吳朱哲在上海幼稚舍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私人保姆講座所。
康有為首次提出了在我國實施學前社會教育的思想。
10.《幼兒園課程標準》(1932年制定)是我國首個統一的幼兒園課程標準。
11、1923年,陳鶴琴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學前教育實驗中心——南京鼓樓。
12、1927年,陶行知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幼兒園——南京燕子集。
中國第一位幼兒園男教師張宗麟。
柏拉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完整學前教育思想并建立完整體系的人。
亞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從理論上論證身心和諧發展
16.1816年,歐文在蘇格蘭創辦了英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所學前教育機構——新拉納克學前學校。
德國是現代第一所幼兒園的誕生地。
18、伊麗莎白·皮博迪在波士頓開設了美國第一所英語幼兒園。
19.在西方學前教育思想史上,夸美紐斯首次為6歲以下兒童的智力教育提出了廣泛而詳細的教學大綱,首次從兒童的年齡特征論證了游戲、玩具和家庭作業的問題。歷史上,學前教育首次被納入其民族色彩的單軌教育體系,開創了《母育學校》,首次研究了家庭條件下學前教育的完整體系。
洛克是第一位提出并詳細討論兒童體育問題的教育家。
威廉是美國第一所公立幼兒園的創始人·哈里斯和蘇珊·布洛被稱為公立學校運動中的幼兒園之母。
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教育心理化主張的裴斯泰洛齊。
23.1926年,日本省部制定并頒布了日本第一部完整獨立的學前教育法令《幼兒園令及實施規則》。
24、烏索娃 洛萬諾夫制定了托兒所-幼兒園統一教學大綱,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綜合性嬰兒教育大綱。
維果斯基被美國學者稱為心理學中的莫扎特。
26.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傳統教育的鼻祖》。
普萊爾《兒童心理學》是西方兒童心理學的鼻祖。
巴烏利美保育所是德國最早的幼兒保育和教育設施。
二、學前教育名人的理論觀點、作品和社會地位
封建學前教育思想
西漢洛陽人賈誼
觀點:早教、左右選、重儒術、胎教是起點。
作品:10卷《新書》、《傅職》、《保傅》、《勸學》、《胎教》。
地位:先秦以來第一位全面討論早期教育問題的教育家。
2.顏之推,北齊時期
觀點:早期教育(最重要的良好行為習慣)威嚴善良、愛不偏、世界經營、重視風化陶染。
作品:《還冤志》、《顏氏家訓》。
地位:顏氏家訓被后人稱為家教規范。
3.南宋徽州婺源(江西婺源)朱、
觀點:重視蒙養教育,要求慎擇師友,強調孩子要學眼前事,倡導正面教育。
作品:《小學》、《童蒙須知》。
4.明代浙江余姚人王守仁
觀點:順導氣質,激發興趣;因材施教,各成其材;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全面誘導,不執一偏。
作品:《傳記錄》、《大學問》、《王文成公全書》。
5.明末浙江桐鄉人張履祥
觀點: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
作品:《戒子訓》、《初學備忘》。
6.清末廣東南海人康有為
觀點:胎兒教育被視為教育的基本環節,幼兒園養育嬰兒,慈善幼兒園取代家庭教育。
作品:大同書、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
現代學前教育思想
(1)安徽漢族陶行知
觀點:生活就是教育,社會就是學校,教學就是統一。解放兒童的創造力。幼兒園有三種疾病 為外國病,花錢病,富貴病。
作品:《中國教育改革》
(2)浙江勤縣人張雪門
觀點:核心行為課程
地位:寧波第一所中國人創辦的星蔭幼兒園。
(3)陳鶴琴
觀點:活教育理論體系,自然和社會是活教材,整個教學方法反對分科,五指教學
學習,單元教學。
作品:家庭教育
(4)柏拉圖,古希臘
觀點:首次提出胎教(或優生優育),分為學前階段,出生至3歲兒童公育,
3-7歲,孩子的本性以身體、道德、游戲為重點。美德就是知識,智德統一。
(5)亞里士多德,古希臘
觀點:教育立法,習慣成自然,重視優生,學前兒童保育與教育,出生至7歲, 德育7-14歲,智育14-21歲。
作品:政治學、倫理學
地位:首先提出教育遵循自然,身心和諧發展。
(6)古羅馬昆體良
觀點:幼兒教育、雙語教學、游戲理論、幼兒教師教學原則、反對體罰、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第一位。
作品:雄辯原則
(7)贊美紐斯,17世紀捷克
觀點:泛智思想,兒童教育自然適應性原則
作品:《母育學校》、《世界圖》、《大教學論》
地位:三部作品,首屈一指。
(8)伊拉斯莫斯,尼德蘭人
觀點:創新宗教,影響兒童教育和身心發展的三個要素。
(9)蒙田,法國人
觀點:不要輕易服從權威,不要盲從,反對死記硬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注重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
作品:《隨筆集》
(10)意大利人康帕內拉
觀點:幻想社會主義、國家教育、普及教育、男女平等教育。
現代學前教育思想
<1>洛克,英國
觀點:白板說
作品:《教育漫話》
<2>盧梭,法國
觀點:自然教育理論,教育從幼兒心理發展和學習特點出發。兒童發現
作品:愛彌兒
<3>裴斯泰洛齊,瑞士
觀點:教育心理化
作品:林哈德和葛杜德,隱士的黃昏
<4>德國赫爾巴特
觀點: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五階段教學法。
作品:《普通教育學》
<5>德國福祿培爾
觀點:游戲、作業、恩物
作品:《人的教育》
現代六國學前教育思想
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
觀點: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成長,教育就是經驗的不斷轉變 指導中學,建立新的課程觀兒童中心論。
作品:民主與教育、學校與社會
2.蒙臺梭利,意大利
觀點:兒童之家
自我教育,兩個基本原則是工作,自由,注重感官(動作)教育,觸覺是重點。
作品:童年的秘密,教育人類學
地位:20世紀初幼兒園改革家
三、馬卡連柯,蘇聯
觀點:重視勞動教育、集體教育、平行教育影響、尊重和要求統一、前景教育三個原則。
作品:《教育詩篇》、《塔上旗》、《父母必讀》
4.皮亞杰,瑞士人,日內瓦學派創始人
觀點:理解結構理論、圖式-同化、調整-平衡、關鍵詞同化和順應。
作品:兒童語言與思維
行為主義創始人華生
觀點:教育萬能論、環境決定論、三種先天情緒-恐懼、憤怒、愛。
6.前蘇聯維果斯基
觀點:復合思維、科學概念(概念發展理論)、思維與語言、學習與發展的關系。
許多常見的名家理論
(1)皮亞杰對幼兒心理發展的階段劃分
感知運算階段(0-2歲)
前運算階段(2-7歲)
具體操作階段(7-11、12歲)
形式運算階段(11、12-17、18歲)
(2)林傳鼎情緒分化階段
泛化階段(0-1歲)
分化階段(1-5歲)
系統化階段(5歲以后)
(3)鮑爾比和埃斯沃斯依戀四階段和三種類型
依戀四階段:
社會反應階段(0-3個月)個月)
社會反應階段(3-6個月)不同
特殊情感聯系階段(6個月-2歲)
目標調整的伙伴關系階段(2歲以后)
依戀三類:
安全型
回避型
反抗型
(4)埃里克森人格發展階段
基本信任不信任(0-18個月)
對羞怯或自主懷疑(18個月-3歲)
主動感到內疚(3-6歲)
(5)龐麗娟同伴現場提名法四種類型
受歡迎型
被拒絕型
被忽視型
一般型
(6)布魯姆教育目標三個領域
認知
情感
動作
(7)布魯姆認知領域 由低到高
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評價-評價-評價-綜合-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價-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理-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評-
(8)馬斯洛需要層次分化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歸屬與愛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9)艾斯納的目標分化
教學性目標
表現性目標
(10)赫爾巴特五階段教學
預備-提示-聯系-總結-應用
(11)桑代克 三侓
準備侓
練習侓
效果侓
(12)華生-頻因律 近因律
巴普洛夫-消退 泛化與分化
常見學說學派人物分類
遺傳決定論-高爾頓、霍爾(復演)、格賽爾(成熟論)
環境決定論-華生(教育萬能論)
頓悟說-苛勒
共同元素論-桑代克克
成長說-阿普利登
奧蘇泊爾先行組織者教學技術
經驗+反思=成長-波斯納
三內說-紐曼
生活準備-格羅斯
性格形成理論-歐文-歐文-
外論-洛克
成熟勢力-格賽爾
吳偉士,二因素論
三、常識大雜燴
多項
1.幼兒教育研究常用方法
調查法 觀察法 實驗法 個案研究法
2.兒童心理學研究常用方法
調查法 觀察法 實驗法 測驗法 談話法 作品分析法
3.幼兒體育教育基本體操
徒手操 輕機械操 模仿操
4、三浴鍛煉
5.教師勞動的特點
艱巨性 細致性 自主性 創造性 示范性 感染性 整體性
6.幼小銜接指導思想原則
長期而不是突擊 完整性而不是單項性 培養入學適應性,而不是小學化學
7.教育思想發展的三個里程碑
柏拉圖《理想國》 盧梭的《愛彌兒》 民主主義與教育杜威
8.光譜方案理論基礎(記憶技能加多狒)
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 非普遍性理論
9.傳染病的基本特征
病原體 傳染性和流行性 病程發展有一定的規律 免疫性
10.傳染病的流行必須有三個條件
傳染源 傳染途徑 易感人群
11.總結從新生兒到幼兒期的特征(主要是幼兒期)
<1>新生兒期(0-1個月)
注意本能動作、條件反射、視聽集中。
<2>早期嬰兒(1-6個月)
視聽發展迅速,手眼協調動作開始發生,依戀,認生。
<3>晚期嬰兒(6-12個月)
身體動作發展迅速,手的動作開始形成,言語開始萌芽,依戀發展。
<4>前期(1-3歲)
學會走路說話,思考,先進的心理過程逐漸出現,想象開始萌芽,獨立出現。
<5>幼兒早期(3-4歲)
擴大生活范圍,依靠行動認識,情緒效應大,愛模仿。
<6>幼兒中期(4-5歲)
活潑好動,思考具體形象,開始遵守規則,自己組織游戲。
<7>幼兒晚期(5-6歲)
好學好問,抽象思維能力開始萌芽,理解方法開始掌握,個性開始形成。
12.空間知覺的發展
方位知覺 形狀知覺 大小知覺 距離知覺
13.兒童識別難以順序
圓形-方形-半圓形-長方形-三角形-八邊形-五邊形-梯形-菱形
14.記憶發展的幾個順序
運動記憶(出生2周左右)
情緒記憶(約6個月)
圖像記憶(約6-12個月)
詞語記憶(1歲左右)
15.兒童思維分類
直覺行動思維(2-3歲)
具體形象思維(3-6、7歲)
抽象邏輯思維(6、7歲以后)
16.情緒在兒童心理發展中的作用
動機作用 組織作用 信號作用 感染作用
17、高級情感三類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18.個性的基本特征
整體性 穩定性 獨特性 社會性
19、兒童氣質類型及特點
膽汁:精力充沛,外表一致,堅強易感性。
多血:反應迅速,活潑好動,動作敏捷,情緒不穩定,粗心大意。
粘液:穩定、靈活、腳踏實地,但有些死板、冷靜但缺乏活力。
抑郁:敏銳、穩重、多愁善感、懦弱、孤獨、行動緩慢。
20.新生兒氣質類型
活潑型 安靜型 一般型
21、親子關系類型
民主型 專制型 放任型
22.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基本取向
一般目標取向 行為目標取向 產生目標取向 表現目標取向
23.課程實施三個方向
忠實取向 相互適應取向 課程創造取向
24.課程評價的作用
鑒定作用 診斷作用 改進作用 導向作用
25、兒童游戲分類
根據皮亞杰的認知(感覺運動游戲、象征游戲、結構游戲、規則游戲)
根據帕登的社會性(偶然游戲、旁觀游戲、單獨游戲、平行游戲、聯合游戲、合作游戲)
按比勒體驗形式(功能游戲、想象游戲、制作游戲、接受游戲)
常見的教育(角色游戲、表演游戲、智力游戲、體育游戲、音樂游戲)
按關鍵點(創意游戲,規則游戲)
26、CIPP依次指評價模式
背景 輸入 過程 結果
1-3歲兒童語言發展階段
單詞句階段(1-1歲半) 雙詞句階段(1歲半-2歲) 簡單句階段(2-3歲)
28.語言教育評價方法
觀察評價 自由敘述法 綜合等級評定法
29學前兒童繪畫活動設計
物體畫 情節畫 圖案裝飾畫
30、幼兒教師職業素質三個方面
職業道德素養 業務能力素養 心理健康素養
31.講述活動設計和實施的基本步驟
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用現有的經驗來講述 介紹新的講述經驗
32.綱要的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 方法和能力目標 情感和社會目標
33.兒童使用顏色的三個階段
涂抹階段 裝飾階段 再現和表現階段
34.影響同伴接受的因素
社會行為 性格 外貌 社會認知能力
35.記憶容量的增加主要在于
擴大記憶范圍 擴大記憶廣度
36.語言活動的表現形式
口頭言語 書面言語 內部言語
37.兒童在游戲中學習特征
隱含學習目標 潛移默化的學習方法 學習動機來自孩子內心
38.英國幼兒教育機構
幼兒班 家庭保育 托兒所 日托中心 學前教育中心 學前游戲組
39法國幼兒教育機構
母育學校 托兒所 幼兒班 溫和過渡班 流動車 小小俱樂部 保育室
兒童假期中心和休息中心 微型托兒所
40.影響心理發展的因素
遺傳 環境教育 生理成熟
41.組織課程內容
分科課程 核心課程 活動課程
42.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的目標水平
終期目標 年齡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
43.掌握兒童詞匯的順序
副詞 代詞 數詞
44.幾本易考的書
楊雄,訓缽篇 李翰,蒙求 王日休,訓蒙法 朱用純《朱子治家格言》
45.兒童記憶策略
反復背誦或自我復述 系統化記憶材料 間接意義記憶
46學前兒童社會教育方法
情境討論法 價值澄清法 移情訓練法 角色扮演法 社會認知沖突訓練法
47.幼兒教育教學包括
年齡適宜 適合個體差異
48.學習動機的作用
激活功能 定向功能 強化功能 調節功能
49.教師是孩子學習的
引導者 合作者 支持者
50.皮亞杰將道德發展分為道德發展
自我中心階段 權威階段 中逆階段或平等 公正階段
51.以引導探索為主的方法
情景法 情境法 嘗試法
52.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模式和特點
直接教學 間接教學 支架式教學
53.影響攻擊性行為的因素
父母懲罰 大眾傳播媒介 強化 挫折
54.體育活動的組織方法
講解示范法 練習法 語言提示具體的幫助方法
了解更多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