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智商高,情商高。
現在育兒圈真的卷得很厲害。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在孩子到了上學年齡之前就開始報各種班,覺得孩子會更聰明。
這樣做確實會帶來短暫的優勢,但很快就會消失,有些孩子在后續的學習中會有嚴重的疲勞。
新聞報道中有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武漢的一位母親在五年內為她的孩子小杰報名參加了17個興趣班,花了12萬元,非常愿意花錢。小杰很快就成了一個神童。他五歲時完成了二年級,在小托福考試中排名第三。但背后的代價是,小杰每周只休息半天,每天學習到晚上9點,甚至一個成年人也無法忍受。
小杰看不起上一年級的學生,覺得他們都是傻瓜,因為他學到了所有這些知識,就像吃飯一樣簡單。然而,很快,小杰二年級的成績急劇下降,最終發展出疲勞。
因此,僅僅依靠高等教育來提高孩子的智商是不可靠的。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家庭教育是提高兒童智商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如果你想真正提高孩子的智商,你不能懶惰,也不能花錢把孩子扔進培訓班。哈佛制定了六項智商培訓標準,值得參考。
0-3歲的孩子需要培養安全感,父母需要經常抱著孩子或親吻孩子,這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腦,建立家庭反饋,讓孩子更安全。
孩子們幾乎對世界上的一切都很感興趣,這個也想觸摸,那個也想觸摸,但也經常打破東西,然后父母不打擊取笑孩子,否則孩子就不會再嘗試類似的事情了。除了更危險或更有價值和脆弱的東西,試著讓孩子們探索。
好奇的孩子腦子里總是有無盡的問題。居里夫人、愛因斯坦等大科學家都欣賞好奇心的品質,家長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好奇心。
當孩子問一個又一個問題時,ta父母也在探索這個世界,應該耐心地回答這些問題。
父母親自教孩子生活常識。除了教孩子照顧自己的能力外,他們還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系。父母可以教孩子了解生活中的物品,然后整齊地分類放置;教孩子如何穿衣服、系鞋帶等對孩子將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很有幫助。因此,即使父母很忙,也不要把所有這些東西都留給幼兒園老師,這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可以和孩子在故事中扮演角色,也可以教孩子唱歌,一開始孩子可能只唱一個字,父母可以留下一個字給孩子唱,比如兩只老虎虎可以讓孩子唱,孩子可以很快熟練地唱歌詞,慢慢唱一整首歌不是問題。
孩子第一次學會給父母打電話,第一次知道一件事,第一次學會穿衣服,第一次吃飯等等,父母可以鄭重表揚,這被哈佛大學認為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這是孩子了解世界,照顧自己的里程碑,對孩子具有重要意義。
我也知道大多數父母都很忙,所以不可能每件事都完美,但一點也不做,至少盡力做,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我是桐桐的媽媽,每天分享養育孩子的經驗,育兒干貨,感謝支持,筆芯!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