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營造“童話氣氛”
案例: 某幼兒,5歲,父母均為大學學歷,父親是某公司銷售經理,母親是某公司業務骨干,家庭結構是三代同堂,經濟情況較好。該幼兒性格內向,不愛講話,如果問他一些問題,要么點頭,要么搖頭,要么干脆一聲不吭,不得已時偶爾蹦出一兩個單詞來。家長反映孩子在家也很少說話,碰到生人就更不用說了。
分析: 父母工作繁忙,孩子由祖輩撫養。由于是隔代教育,老一輩過分寵愛,對孩子的要求不用開口就滿足,使得該幼兒從小缺乏語言訓練;同時,老人缺乏必要的教育幼兒的知識,僅限于孩子吃好、穿好,少了些互相交流;加上,幼兒性格又較為內向、敏感,自尊心比較強,怕自己講錯了被別人取笑,膽小、怕羞,最終就變得不愛講話了。但是,孩子的語言器官本身并無損害,其癥狀是不能像正常幼兒那樣用語言進行交流,語言發育遲滯。
對策: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兒童掌握祖國語言時,不僅掌握詞,它們的組合和變化,而且還掌握關于事物的無數概念和觀點,掌握語言中的很多思想、情感、藝術形象、邏輯和哲學。”語言是一個人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載體和紐帶,孩子
語言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兒童的語言學習縱然有多種方式,但是要讓孩子主動說話,善于說話則大有學問。事實上,運用童話這種藝術形式幫助解決或減輕語言發育遲滯,不失為一種成功的辦法。因為,童話淺顯通俗,適應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孩子的眼里,一切的景、情、事、物均是童話,他們對童話有極強的適應能力,童話中創造的情境和形象也可以反映生活,教育、啟發幼兒。為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精心裝扮居室,力求體現童話環境
葉圣陶先生說過,“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幼兒的想象,涵養幼兒的美感,”在為孩子開辟的小房間或劃出的一角內,應當精心地加以布置。如墻上可以掛上些孩子喜愛的動物圖片、幼兒活動圖片、卡通人物圖片等,適當的擺放一些動
植物工藝品;家居布置顏色豐富多彩,活潑、親切;孩子的床單、被面、枕頭、窗簾、衣褲、鞋帽等生活用品均可伴以童話圖案,更可以請幼兒一起幫助布置、挑選。從而鍛煉孩子的能力,使這片屬于孩子的領地能夠得到孩子的認可,同時密切了親子關系,誘發幼兒自主的交際愿望,豐富孩子的詞匯,為孩子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提高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積極性。
(二)有目的有選擇地購買童話
玩具 為孩子購買合適的玩具,做到循序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