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生活得好,并不僅僅是指讓他們衣食無憂,更重要的是要為他們的將來考慮——怎樣使他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每個成功人士在性格上都有一個特點——主動進取,這種性格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
那么,如何培養我們的孩子具有主動進取的素質呢?看一下專家的建議:
一、選擇的權利
專家們都認為,讓孩子自己作決定,有助于他們建立自信。只要孩子決定做的事情合情合理,沒有危險,父母應盡量不要干預。
要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和勇氣去做某件事情,你得先表示對他有信心。
二、孩子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勵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但吃得好,穿得好、有高檔的玩具等物質享受只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作用,例如沒有進取心、眼高手低等。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強大的力量。因此,鼓勵他們,無條件地接納他們,顯得格外重要。雖然父母不必總是贊同他們的想法和做法,但你必須讓孩子確信你接受他們。
平時,父母可以為孩子制造一些成功的機會,然后稱贊他們所做的工作,并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也可以培養出他們的獨立能力。只要孩子認為自己的意見有價值,就會比那些覺得自己怎樣想也沒有關系的人更有信心再向前邁進。
三、發掘孩子的興趣
沒有人比孩子的父母更能發掘他們的興趣所在。
有一位母親,她的孩子患有嚴重的哮喘。一次她發現孩子渴望參加球隊,在家庭條件很差的情況下,這位母親節衣縮食,為孩子購置球衣球褲。到孩子讀高中時,哮喘病大致好了,現已事業有成(為某球隊的主力球員),生活美滿。她說:“如果孩子對某件事真的有興趣,我會想辦法,讓他如愿以償。”
四、擴展視野
如果,孩子沒有機會接觸世界上各種奇妙的事物,那么他的目光也會變得狹隘。因此,父母應給他創造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并常帶他去外面的世界多看看。
五、自己動手
有些父母比較疼愛孩子,凡事總不讓孩子干,但是這樣無疑讓孩子損失了許多“親手做”的機會。父母應該為孩子安排一點日常的“工作”。一開始這些事情可以簡單點,讓孩子能輕易完成,完成后還應表揚孩子,事情的難度可以逐步增加,如果孩子覺得困難,父母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并鼓勵孩子不要放棄,一定要把事情做完。久而久之,孩子可以在做事中增長經驗,建立自信。
六、尋找有趣的活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