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鱉其實常見有兩種意思,第一種為一種昆蟲,第二種為東北方言。
1.土鱉(鱉蠊科昆蟲)
一種昆蟲,或方言。昆蟲類,又稱為“中華地鱉”、土元、土咩咩、“簸箕蟲”,觀音蟲(西南地區)等,一種昆蟲。雌蟲黑色有光澤,雄蟲淡褐色無光澤。體形呈卵圓形,體長約35毫米,頭小,藏在前胸的腹面,頭上生出一對長約20毫米的觸角,復眼很大,圍繞在觸角外側的上方。雌蟲無翅,雄蟲有翅。常在住宅墻根的土內活動。干燥的雌蟲是藥材,可以治跌打損傷等癥,有研究發現它可以治療癌癥,開始大量人工飼養。
2.東北方言
東北方言。形容沒見過世面不開眼的人。口語中以這個意思最為常見,土鱉包含了一種鄙視的語氣在其中,類似于土包子,老土的意思。
青島方言中,土鱉的意思是指,舊時代財主悶聲發黑財,壓榨勞動人民汗水,又指暗地做壞事卻裝老實人。
如果男女朋友之間這樣稱呼,就是愛稱,類似小豬之類的,如果陌生人說你,那就說你是山炮,老土。
土鱉蟲,中藥名。為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鱉Steleophaga Plancyi (Boleny)的雌蟲干燥體。捕捉后,置沸水中燙死,曬干或烘干。分布于河北、陜西、甘肅、青海、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湖南等地。具有破血逐瘀,續筋接骨之功效。用于跌打損傷,筋傷骨折,血瘀經閉,產后瘀阻腹痛,癮瘕痞塊。
破瘀血,續筋骨。用于筋骨折傷,瘀血經閉,癥瘕痞塊。
①《金匱要略》:治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
②《醫林改錯》:治血鼓,腹皮上有青筋。
③《壽世新編》:治跌打損傷,瘀血攻心。
④《外科大成》:治走馬牙疳,牙落鼻崩,久不愈者。
⑤《奇效良方》:治舌腫滿口,不得語。
⑥《鮑氏小兒方》:治重舌塞痛地鱉蟲和生薄荷研汁,帛包捻舌下腫處。
還沒有人評論哦,趕緊搶一個沙發吧!